陶淵明(三六五——四二七),一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作過州祭酒、鎮軍參軍、建威參軍和彭澤令,四十一歲由彭澤令上辭官歸隱,直至去世。卒後友人私謐「靖節」,世稱靖節先生。
陶淵明少懷濟世之誌,但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東晉與劉宋政權交替之際,政治昏暗、政局動蕩、社會關爭復雜、民族矛盾激化,他的理想輿現實發生了極大的沖突,他逐漸視仕途如棘途,向往平淡自然的生活。同時,魏晉以來玄學勃興、玄言詩盛行,玄學的熏染又使他追求心靈的自適、人格的完整。仕輿隱的矛盾困擾了陶淵明十九年,最終他選擇了在盛年辭官歸隱,再未出仕,表現出固窮守節、正直不阿、淳樸率真的高潔品格。
隱居期間,他寫有一些反映戰亂給人民帶來的痛苦與災難的詩,但更多更好偽是歌詠歸隱生活、描繪農村景色的詩篇,也有一些用意境化手法表現老莊思想、玄畢命題的詩,正因如此,陶淵明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鐘嶸《詩品》)。
陶淵明的作品繼承了漢、魏、正始之傳統,並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內容充實,情感真摯,風格沖淡,韻致悠然,極善用寫意的手法點染出渾樸深遠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