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亂十二

《長短經》——趙蕤

夫明察『六主』,以觀君德。審惟『九風』,以定國常。探其『四亂』,核其『四危』,則理亂可知矣。 何謂『六主』? 荀悅曰:『 體正性仁,心明志同,動以爲人,不以爲己,是謂「王主」;議曰:王主者,謂天姿仁德。 克己恕躬,好問力行,動以從義,不以從情,是謂「治主」;議曰:治主者,謂抑情割欲 勤事守業,不敢怠荒,動以先公,不以先私,是謂「存主」;議曰:存主者,謂拘法守律 悖逆交爭,公私並行,一得一失,不純道度,是謂「衰主」; 情過於義,私多於公,制度逾限,政教失常,是謂「危主」; 親用讒邪,放逐忠賢;縱情逞欲,不顧禮度;出入游放,不拘儀禁。賞賜行私,以越公用;忿怒施罰,以逾法理。遂非文過,而不知改,忠言壅塞,直諫誅戮,是謂「亡主」。 故王主能致興平,治主能修其政,存主能保其國,衰主遭無難則庶幾能全,有難則殆;危主遭無難則幸而免,有難則亡;亡主必亡而已矣。

何謂『九風』? 君臣親而有禮,百寮和而不同,讓而不爭,勤而不怨,唯職是司。此『禮國之風』也。尹文子曰:『上不勝其下,下不犯其上,上下不相勝犯,故禁令行,人人無私,雖經險易而國不可侵,治國者也。』 禮俗不一,職位不重,小臣讒疾,庶人作議。此『衰國之風』也。尹文子曰:『君年長,多妾媵,少子孫,疏強宗,衰國也。』 君臣爭明,朝廷爭功,大夫爭名,庶人爭利。『此乖國之風』也。 上多欲,下多端,法不定,政多門。此『亂國之風』也。尹文子曰:『君寵臣,臣愛君,公法廢,私政行,亂國也。』 以侈爲博,以伉爲高,以濫爲通;遵禮謂之拘,守法謂之固。此『荒國之風』也。議曰:夫晉家尚於浮虛,所以敗也。此之謂也。 以苛爲察,以利爲公;以割下爲能,以附上爲忠。此『叛國之風』也。叔向曰:『大臣重祿而不極諫,近臣畏罪而不敢言,下情不上通,此患之大者也。』 上下相疏,內外相疑;小臣爭寵,大臣爭權。此『危國之風』也。 上不訪下,下不諫上;婦言用,私政行。此『亡國之風』也。尹文子曰:『國貧小,家富大;君權輕,臣勢重,亡國也。內無專寵,外無近習;支庶繁息,長幼不亂,昌國也。農桑以時,倉廩充實;兵甲勁利,封疆修理,強國也。』 文子曰:『夫亂國若盛,治國若虛;亡國若不足,存國若有余。虛者,非無人,各守其職也;盛者,非多人,皆邀於末也;有余者,非多財,節欲事寡也;不足者,非無貨,人躁而費多也。』

何謂『四亂』? 管子曰:『內有疑妻之妾,此家亂也;庶有疑嫡之子,此宗亂也;朝有疑相之臣,此國亂也;任官無能,此眾亂也。』 故曰:『立天子者,不使諸侯疑焉;立諸侯者,不使大夫疑焉;立正妻者,不使嬖妾疑焉;立嫡子者,不使庶孽疑焉。疑則動,兩則爭,雜則相傷。故臣有兩位者,國必亂;臣兩位而國不亂者,君猶在也,恃君不亂,失君必亂矣。子兩者位,家必亂;子兩位而家不亂者,親猶存也,恃親不亂,失親必亂矣。臣疑其君,無不危之國;嬖疑其宗,無不危之家也。』

何謂『四危』? 又曰:『卿相不得眾,國之危也;大臣不和同,國之危也;兵主不足畏,國之危也;民不懷其產,國之危也。

此治亂之形也。

凡爲人上者,法術明而賞罰必者,雖無言語而勢自治;法術不明而賞罰不必者,雖曰號令,然勢是亂。』 管子曰:『理國有三器,亂國有六攻。明君若能勝六攻而立三器,故國理;不肖君不能勝六攻而立三器,故國亂。三器者何也?曰:號令也、斧鉞也、祿賞也。六攻者何?曰:親也、貴也、貨也、色也、巧佞也、玩好也。三器之用何也?曰:非號令無以使下,非斧鉞無以威眾,非祿賞無以勸人。六攻之敗何也?曰:雖不聽而可以得存,雖犯禁而可以得免,雖無功而可以得富。夫國有不聽而可以得存者,則號令不足以使下;有犯禁而可以得免者,則斧鉞不足以威眾;有無功而可以得富者,則祿賞不足以勸人。號令不足以使下,斧鉞不足以威眾,祿賞不足以勸人,則人君無以自守也。 是故,勢理者,雖委之不亂;勢亂者,雖勤之不治。堯、舜拱己無爲而有余,勢理也;胡亥、王莽馳騖而不足,勢亂也。 商子曰:『法令者,人之命也,爲治之本也。一兔走而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爲百,由名分之未定也。夫賣兔者滿市,盜不敢取,由名分之定也。故夫名分定,勢治之道也;名分不定,勢亂之道也。故勢治者,不可亂也;勢亂者,不可治也。夫勢亂而欲治之,愈亂矣;勢治而治之,則治矣。故聖人治治、不治亂也。聖人爲人作法,必使之明白易知,愚智遍能之。故聖人立天下而天下無刑死者,非可刑殺而不刑殺也,萬人皆知所以避禍就福而皆自治也。明主因治而治之,故天下大治也。』 故曰: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是故,明主審法度而布教令,則天下治矣。 左傳曰:『國將亡,必多制。』杜預云:『數變法也。』

論曰:夫能匡世輔政之臣,必先明於盛衰之道,通於成敗之數,審於治亂之勢,達於用舍之宜,然後臨機而不惑,見疑而能斷,爲王者之佐,未有不由斯者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