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傳・襄公二十九年
吳無君無大夫、據向之會稱國。此何以有君有大夫、吳始君臣並見。賢季子也。何賢乎季子、讓國也。讓國二字、括盡全篇。其讓國奈何。謁也、餘祭債、也、夷昧也、與季子同母者四。與、并也。季子弱而才、兄弟皆愛之、同欲立之以爲君。父壽夢欲立之而不受、至是兄弟又同欲立之。 ○以國讓謁。謁曰、今若是迮謫、而與季子國、迮、驟也。季子猶不受也。可見前已不受、從謁口中補出、妙。請無與子而與弟、弟兄迭爲君、而致國乎季子。曲爲季子受地。皆曰、諾。三字、寫同欲立之如見、妙。故諸爲君者、皆輕死爲勇、飲食必祝曰、天苟有吳國、尚速有悔於予身。悔、咎也。急欲致國于季子意。 ○自是發于至誠、不愧句吳後裔。故謁也死、餘祭也立。餘祭也死、夷昧也立。夷昧也死、則國宜之季子者也。頓句生姿。季子使去聲、而亡焉。因出使而不歸。僚者、夷昧子。長庶也、于三君之子爲長。卽之。就位也。季子使而反、至而君之爾。聞僚旣立乃歸。 ○以國讓僚。闔廬謁之子。曰、先君之所以不與子國而與弟者、凡爲去聲、季子故也。先提一句。將從先君之命與、平聲、則國宜之季子者也。如不從先君之命與、則我宜立者也。兩意一正一反、闔廬之言亦是。僚惡烏、得爲君乎。後斷一句。於是使專諸刺僚、專諸、膳宰。僚嗜炙魚、因進魚而刺之。 ○讓變爲爭、奇。而致國乎季子。爭矣復讓、更奇。季子不受曰、爾弒吾君、吾受爾國、是吾與爾爲篡也。以分言、伏下義字。爾殺吾兄、殺兄之子、亦猶殺兄。吾又殺爾、是父子兄弟相殺、終身無已也。以情言、伏下仁字。去之延陵、終身不入吳國。延陵、吳下邑。禮、公子無去國之義、故不越境。國謂國都、旣不忍討闔廬、義不可留事、故不入。 ○超然物外。故君子以其不受爲義、以其不殺爲仁。千古定論。 ○以國讓闔廬。 ○收完讓國事。賢季子、則吳何以有君有大夫。以季子爲臣、則宜有君者也。以季子賢、許有大夫、則宜使有君。 ○又繳有君有大夫完密、下復洗發稱名作結、經義一字不漏。札者何、吳季子之名也。春秋賢者不名、或書字、或書子。此何以名。許夷狄者、不壹而足也。不以一事之美而遽足、以待之者嚴也。季子者、所賢也、曷爲不足乎季子。許人臣者必使臣、許人子者必使子也。臣子尊榮、莫不欲與君父共之。故許之者、必使其可爲臣子。賢季子而稱名、所以使其爲吳臣子也。 ○奇思創解。
泰伯讓周、此則兄弟讓國、可謂無忝厥祖矣。然不可以爲訓也。迨于僚、光、骨肉相殘、非季子賢明、則流禍不止、此春秋所以重予之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