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正義二十卷,唐孔穎達「詳見周易正義」等奉敕撰。尚書正義又稱尚書注疏。尚書系上古典章文獻之彙編,原只稱書,戰國後儒家尊稱之為書經,西漢之後始用今名,以其為上古之書,故稱「『 尚』通『上』」。尚書原有百篇,經始皇焚書及秦末戰亂,不少篇什亡佚。
時至漢代,尚書分為今、古文兩種,由漢儒伏生所傳尚書二十九篇,系由當時通行文字「隸書」書寫而成,因稱今文尚書,亦稱伏生本;武帝年間,自孔子故宅壁中得尚書四十五篇,系用古文字書寫而成,因稱古文尚書,亦稱孔壁本。漢代傳授今文尚書者,稱為今文學家;傳授古文尚書者,稱為古文學家。今、古文學家各守家法,門戶森嚴,終於形成尚書今、古文之爭。今文學派研治尚書,重在闡釋微言大義,解說煩瑣;古文學派則重在文字訓詁、考訂名物典制。
西漢時期,今文尚書長期立於學官,今文學派占統治地位;經劉歆提倡,杜林、賈逵、馬融等相繼努力,至東漢時期,古文尚書在學術界之優勢基本確立。東漢末年,經學大師馬融、鄭玄兼通今、古文尚書,並為古文尚書作注,終使今、古文尚書學達到統一。西晉永嘉之亂「公元三一一年」後,今、古文尚書相繼亡佚。東晉初年,豫章內史梅賾「一作梅頤」獻孔傳古文尚書于朝,其書分四十六卷,五十八篇。
其中三十三篇內容大致同於伏生所傳今文尚書,後世稱為「今文」。另多出二十五篇,後世稱作「古文」,亦稱「晚書」。孔傳古文尚書出現不久,便立於學官,自東晉至隋唐,學者篤信此書即孔壁古文尚書,于孔安國傳亦堅信不疑。直至宋代,吳棫撰書裨傳始疑其偽,朱熹亦贊成吳說「見朱子全書、朱子語類」。明代梅鷟撰尚書考異,尋出晚書作偽破綻頗多。在此基礎上,清代著名學者閻若璩潛研尚書三十餘年,著成古文尚書疏證,臚列晚書及孔傳作偽證據凡一百二十八條,確定晚書及孔傳均系偽作。至於偽孔傳出自誰手,迄今尚無定論,大約為魏、晉間人之依託。晚書系魏、晉間學者裒集尚書佚文,並參考汲塚竹書有關文獻纂輯而成,雖非孔壁古文,亦非向壁虛造,史料價值頗高。
孔傳雖系偽作,以其去古未遠,經文大量古詞古義、名物典制賴之而明,又因偽孔傳得以借鑒前人研究成果,故較漢人傳注更為精審,至今日,研治尚書,孔傳仍不可不讀。唐貞觀初年,穎達與顏師古、司馬才章、王恭、王琰等人奉敕撰尚書義訓百餘篇,稱為義贊,太宗詔改為正義。在此之前,為孔傳古文尚書作義疏者有六家,即蔡大寶、巢猗、費甝、顧彪、劉焯、劉炫。各家義疏旨趣多或因循,詮釋注文義皆淺略,唯劉焯、劉炫最為詳雅。
穎達等人以孔傳古文尚書為底本,以二劉義疏為基礎,博采前人說解,存其是而去其非,削其煩而增其簡,撰成此書。此書初稿完成之後,馬嘉運嘗駁正其失,高宗永徽中,于志甯、張行成、高季輔等複加以增損,始定稿刊行。
此書內容可分為兩部分:闡釋經文大義為一;疏證偽孔傳為二。其體例為首列經文,大字;下出孔傳,雙行小字;下附陸德明釋文,釋文與孔傳之間,以「◎」為標識。正義部分接釋文下,用「疏」字標識,大字;正義先闡釋經文大義,後疏證孔傳,皆雙行小字。此書搜羅宏富,考訂詳贍,於經義多所發明,于孔傳多所發揮,為唐代以前尚書研究之代表作。後人研治尚書,取於此書者頗多,此書至今仍為研治尚書者重要參考書目之一。此書于孔傳疏漏多所回護,說解亦嫌繁冗,是其缺憾。
舊本題“漢孔安國傳”,其書至晉豫章內史梅賾始奏於朝。唐貞觀十六年孔穎達等為之疏,永徽四年長孫無忌等又加刊定。孔《傳》之依托,自朱子以來遞有論辯。至國朝閻若璩作《尚書古文疏證》,其事愈明。其灼然可據者:梅鷟《尚書考異》攻其注《禹貢》“水出河南北山”一條、“積石山在金城西南羌中”一條,地名皆在安國後。朱彝尊《經義考》攻其注《書序》“東海駒驪、扶馀馯貊之屬”一條,謂駒驪王朱蒙至漢元帝建昭二年始建國,安國武帝時人,亦不及見。若璩則攻其注《泰誓》“雖有周親,不如仁人”與所注《論語》相反。又安國《傳》有《湯誓》,而注《論語》“予小子履”一節乃以為《墨子》所引《湯誓》之文(案安國《論語》注今佚,此條乃何晏《集解》所引)。皆證佐分明,更無疑義。至若璩謂定從孔《傳》,以孔穎達之故,則不盡然。考《漢書·藝文志敘》,《古文尚書》但稱安國獻之,遭巫蠱事,未立於學官,不云作《傳》。而《經典釋文敘錄》乃稱《藝文志》云安國獻《尚書傳》,遭巫蠱事,未立於學官始增入一“傳”字,以證實其事。又稱今以孔氏為正,則定從孔《傳》者乃陸德明,非自穎達。惟德明於《舜典》下注云:“孔氏《傳》亡《舜典》一篇,時以王肅《注》頗類孔氏,故取王《注》從‘慎徽五典’以下為《舜典》,以續孔《傳》。”又云:“‘曰若稽古帝舜曰重華協于帝’十二字,是姚方興所上,孔氏《傳》本無。阮孝緒《七錄》亦云,方興本或此下更有‘濬哲文明溫恭允塞玄德升聞乃命以位’凡二十八字異,聊出之,於王《注》無施也。”則開皇中雖增入此文,尚未增入孔《傳》中,故德明云爾。今本二十八字當為穎達增入耳。梅賾之時,去古未遠,其《傳》實據王肅之《注》而附益以舊訓,故《釋文》稱王肅亦注今文,所解大與古文相類,或肅私見孔《傳》而秘之乎?此雖以末為本,未免倒置,亦足見其根據古義,非盡無稽矣。穎達之《疏》,晁公武《讀書志》謂因梁費甝《疏》廣之。然穎達原《序》稱為《正義》者蔡大寶、巢猗、費甝、顧彪、劉焯、劉炫六家,而以劉焯、劉炫最為詳雅。其書實因二劉,非因費氏。公武或以《經典釋文》所列義疏僅甝一家,故云然歟?《朱子語錄》謂“《五經》疏《周禮》最好,《詩》、《禮記》次之,《易》、《書》為下”,其言良允。然名物訓故究賴之以有考,亦何可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