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又稱《國策》,為西漢劉向編訂的國別體史書,原作者不明,一般認為非一人之作。資料年代大部分出於戰國時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料的記載。原書名不詳,書中文章作者也不知是誰,成書推斷也並非一時。劉向編撰後,刪去其中明顯荒誕不經的內容,按照國別,重新編排體例,定名為《戰國策》。
全書現存497篇。早在宋代就已有不少缺失,由曾鞏「訪之士大夫家」,得以校補。後又經多次修訂。現今所見《戰國策》已遠非東漢時期版本。全書共三十三卷,分十二國的「策」論。內容以戰國時期,策士的遊說活動為中心,同時反映了戰國時期的一些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典籍。
傳統上把《戰國策》歸為歷史著作,但書中不少篇章內容荒誕,缺乏歷史依據,說是歷史,其實更多是文學故事,有趣的是這部分作品反而語言以及邏輯相當精彩,有較強的文學性。而另一部分則文采稍遜,卻依托歷史事實,對研究戰國歷史有著較大的史料價值。 [3]
《戰國策》的思想觀念,與當時的史書等截然不同。劉向序認為「戰國之時,君德淺薄,為之謀策者,不得不因勢而為資,據時而為畫。故其謀扶急持傾,為一切之權;不可以臨教化」。
《戰國策》善於述事明理,描寫人物形象逼真,大量運用寓言、譬喻,語言生動,富於文采。無論個人陳述或雙方辯論,都具有很強的說服力。所以也是一部優秀的散文集,對中國兩漢以來史傳文政論文的發展有相當影響。
《戰國策》主要記述了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滅範氏」,下至前221年「高漸離以築擊秦始皇」,共245年間,戰國時期的縱橫家(遊說之士)的政治主張和策略,或者說記錄了當時的縱橫家遊說各國的活動和說辭及其權謀智變鬥爭故事。內容以策士的遊說活動為中心,同時反映了戰國時期各國的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動情況和社會面貌。記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統一。戰國時期占有絕對比重,不記載前代舊事。有人認為劉向選取了具有特殊意義的起止時間。由於曾歷經包括宋、元、明多個朝代或大或小的修補,加之傳抄和翻刻時的錯訛。現存版本與最初版本差別可能很大。
全書共三十三卷,分「東周」「西周」「秦」「楚」「齊」「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十二國的「策」論。約十五萬字。
《戰國策》並非出於一人之手,也非成於一時。全書沒有系統完整的體例或主線,都是相互獨立的單篇。據稱形成之初便有多個版本。
據說西漢劉向在校理皇家書庫時,對所見的「中戰國策書」,包括六種記載戰國縱橫家說辭的作品,即所謂的中書六種,包括《國策》《國事》《事語》《短長》《長語》《修書》,和「國別者八篇」等材料進行了編撰。因書所記載的多是戰國時縱橫家為其所輔之國提出的政治和外交策略,且其內容「大抵皆縱橫捭闔,譎狂相軋傾奪之說也」,因此劉向把這本書名為《戰國策》,名稱沿用至今。
書名戰國指時期,這點並無多少異議。爭議點主要在「策」字上,劉向在給皇帝呈奏的《書錄》中雲,該書是有關「戰國時遊士,輔所用之國,為立策謀」,因而定名,書名中的「策」字取的是「策謀」之意。可有部分後世學者依然對書名的含義產生了質疑,如葉德輝和王國維認為「策」應為「簡策」之意,「策」有長短,故又名《短長》。不過大部分學者認為應該是「策略」。
《戰國策》成書以後,東漢學者高誘曾為其作註。但由於此書一直未受到學術界的重視,因此到了北宋時,已經缺了十一篇。北宋著名文學家曾鞏訪之「士大夫之家」,重新補足了三十三卷的簡數。南宋時期,姚宏搜羅了尚能見到的版本,在曾鞏版本的基礎上,重新校訂整理並加註釋,被稱為「站本」。和姚宏同時的鮑彪也進行編訂並註釋,元代學者吳師道為其作補正,一同流傳,但鮑本質量上並不如姚本。現今所見到的版本,多屬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