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集傳

  • 作者朱熹
  • 年代南宋
  • 分类儒家
  • 备注三校
詩經集傳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錄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約前11世紀-前6世紀)的詩歌305篇(除此之外還有6篇有題目無內容,即有目無辭,稱為笙詩六篇,題目分別是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和由儀)。原本叫《詩》,又稱《詩三百》、《三百篇》。從漢朝起儒家將其奉為經典,遂也稱之謂《詩經》,而正式使用《詩經》一名,應該起於南宋初年。漢之後人們蒐集整理《詩》。其中最為著名也是流傳至今的,是漢景帝第三子河間王劉德、毛萇版本《詩經》,因此該版本又稱為《毛詩》。目前安徽大學藏戰國早期楚國版本的《詩經》是最早的《詩經》原始版本。《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詩經》是陸續編輯成的,最古的是周頌,接着是大雅,其次是小雅,最晚的是商頌、魯頌和國風。

《詩經》中最早的作品大約成於西周初期,根據《尚書》上所說,《豳風·鴟鴞》為周公旦所作。2008年入藏清華大學的一批戰國竹簡(簡稱清華簡)中的〈耆夜〉篇中,敘述武王等在戰勝黎國後慶功飲酒,其間周公旦即席所作的詩《蟋蟀》,內容與現存《詩經·唐風》中的《蟋蟀》一篇有密切關係。最晚的作品成於春秋時期中葉,據鄭玄《詩譜序》,是《陳風·株林》,跨越了大約500年。

古人關於《詩經》的收集和編選,共有「王官采詩」和「孔子刪詩」、「獻詩說」三種說法:

①、王官采詩說:《孔叢子·巡狩篇》載:「古者天子命史采歌謠,以觀民風。」《漢書·食貨志》中記載,周朝朝廷派出專門的使者在農忙時到全國各地採集民謠,由周朝史官匯集整理後給天子看,目的是了解民情。劉歆《與揚雄書》亦稱:「詔問三代,周、秦軒車使者、遒人使者,以歲八月巡路,求代語、童謠、歌戲。」《漢書·卷三〇·藝文志》:「故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②、孔子刪詩說:見於《史記》,據說原有古詩3000篇,孔子根據禮義的標準編選,整理出了共計三百零五篇的《詩》,宋代朱熹也基本肯定此說法。唐代孔穎達、明代朱彝尊、清代魏源和方玉潤等皆懷疑此說。《左傳》中記載孔子不到10歲時就有了定型的《詩經》,公元前544年魯樂工為吳公子季札所奏的風詩次序與今本《詩經》基本相同。現在通常認為《詩經》為各諸侯國協助周王室採集,之後由史官和樂師編纂整理而成。孔子也參與了整理音樂的過程。無論如何,孔子以《詩經》為課本,對《詩經》重要性的肯定無庸置疑。

③、獻詩說:見於《國語》,傳天子為了「考其俗尚之美惡」,下令諸侯獻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