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雲:唐,國名,本帝堯舊都,在《禹貢》冀州之域,太行、恆山之西,太原、太嶽之野。周成王以封弟叔虞為唐侯。南有晉水。至子燮乃改國號曰「晉」。後徙曲沃,又徙居絳。其地土瘠民貧,勤儉質樸,憂深思遠,有堯之遺風焉。其詩不謂之晉,而謂之唐,蓋仍其始封之舊號耳。唐叔所都在今太原府。曲沃及絳皆在今絳州。
蟋蟀
《詩序》:《蟋蟀》,刺晉僖公也。儉不中禮,故作是詩以閔之,欲其及時以禮自娛樂也。此晉也而謂之唐,本其風俗,憂深思遠,儉而用禮,乃有堯之遺風焉。
蟋蟀在堂,歲聿其莫。今我不樂,日月其除。無已大康,職思其居。好樂無荒,良士瞿瞿。[壹]
蟋蟀在堂,歲聿其逝。今我不樂,日月其邁。無已大康,職思其外。好樂無荒,良士蹶蹶。[貳]
蟋蟀在堂,役車其休。今我不樂,日月其慆。無已大康,職思其憂。好樂無荒,良士休休。[叄]
[壹]賦也。蟋蟀,蟲名,似蝗而小,正黑,有光澤如漆,有角翅,或謂之促織,九月在堂。聿,遂。莫,晚。除,去也。大康,過於樂也。職,主也。瞿瞿,卻顧之貌。〇唐俗勤儉,故其民間終歲勞苦,不敢少休,及其歲晚務閒之時,乃敢相與燕飲為樂。而言今蟋蟀在堂,而歲忽已晚矣。當此之時而不為樂,則日月將舍我而去矣。然其憂深而思遠也,故方燕樂而又遽相戒曰:「今雖不可以不為樂,然不已過於樂乎?盍亦顧念其職之所居者,使其雖好樂而無荒,若彼良士之長慮卻顧焉,則可以不至於危亡也。」蓋其民俗之厚,而前聖遺風之遠如此。
[貳]賦也。逝、邁,皆去也。外,餘也。其所治之事,固當思之,而所治之餘,亦不敢忽。蓋以事變或出於平常思慮之所不及,故當過而備之也。蹶蹶,動而敏於事也。
[叄]賦也。庶人乘役車。歲晚則百工皆休矣。慆,過也。休休,安閒之貌。樂而有節,不至於淫,所以安也。
山有樞
《詩序》:《山有樞》,刺晉昭公也。不能修道以正其國,有財不能用,有鐘鼓不能以自樂,有朝廷不能灑埽,政荒民散,將以危亡。四鄰謀取其國家而不知,國人作詩以刺之也。
山有樞,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婁。子有車馬,弗馳弗驅。宛其死矣,他人是愉。[壹]
山有栲,隰有杻。子有廷內,弗灑弗埽。子有鐘鼓,弗鼓弗考。宛其死矣,他人是保。[貳]
山有漆,隰有慄。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樂,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叄]
[壹]興也。樞,荎也,今刺榆也。榆,白枌也。婁,亦曳也。馳,走。驅,策也。宛,坐見貌。愉,樂也。〇此詩蓋以答前篇之意而解其憂。故言山則有樞矣,隰則有榆矣,子有衣裳車馬,而不服不乘,則一旦宛然以死,而它人取之以為己樂矣。蓋言不可不及時為樂。然其憂愈深,而意愈蹙矣。
[貳]興也。栲,山樗也,似樗,色小白,葉差狹。杻,檍也,葉似杏而尖,白色,皮正赤,其理多曲少直,材可為弓弩幹者也。考,擊也。保,居有也。
[叄]興也。君子無故,琴瑟不離於側。永,長也。人多憂則覺日短,飲食作樂,可以永長此日也。
揚之水
《詩序》:《揚之水》,刺晉昭公也。昭公分國以封沃,沃盛強,昭公微弱,國人將叛而歸沃焉。
揚之水,白石鑿鑿。素衣朱襮,從子於沃。既見君子,云何不樂。[壹]
揚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繡,從子於鵠。既見君子,云何其憂。[貳]
揚之水,白石粼粼。我聞有命,不敢以告人。[叄]
[壹]比也。鑿鑿,巉巖貌。襮,領也。諸侯之服,繡黼領而丹朱純也。子,指桓叔也。沃,曲沃也。〇晉昭侯封其叔父成師於曲沃,是為桓叔。其後沃盛強而晉微弱,國人將叛而歸之,故作此詩。言水緩弱而石巉巖,以比晉衰而沃盛。故欲以諸侯之服從桓叔於曲沃,且自喜其見君子而無不樂也。
[貳]比也。朱繡,即朱襮也。鵠,曲沃邑也。
[叄]比也。粼粼,水清石見之貌。聞其命而不敢以告人者,為之隱也。桓叔將以傾晉,而民為之隱,蓋欲其成矣。〇李氏曰:古者不軌之臣欲行其志,必先施小惠以收眾情,然後民翕然從之。田氏之於齊亦猶是也,故其召公子陽生於魯,國人皆知其已至而不言,所謂「我聞有命,不敢以告人」也。
椒聊
《詩序》:《椒聊》,刺晉昭公也。君子見沃之盛強,能修其政,知其蕃衍盛大,子孫將有晉國焉。
椒聊之實,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碩大無朋。椒聊且,遠條且![壹]
椒聊之實,蕃衍盈匊。彼其之子,碩大且篤。椒聊且,遠條且![貳]
[壹]興而比也。椒,樹,似茱萸,有針刺,其實味辛而香烈。聊,語助也。朋,比也。且,嘆詞。遠條,長枝也。〇椒之蕃盛,則採之盈升矣。彼其之子,則碩大而無朋矣。「椒聊且,遠條且」,嘆其枝遠而實益蕃也。此不知其所指,《序》亦以為沃也。
[貳]興而比也。兩手曰匊。篤,厚也。
綢繆
《詩序》:《綢繆》,刺晉亂也。國亂,則婚姻不得其時焉。
綢繆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壹]
綢繆束芻,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見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貳]
綢繆束楚,三星在戶。今夕何夕?見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叄]
[壹]興也。綢繆,猶纏綿也。三星,心也。在天,昏始見於東方,建辰之月也。良人,夫稱也。〇國亂民貧,男女有失其時,而後得遂其婚姻之禮者。詩人敘其婦語夫之詞曰:「方綢繆以束薪也,而仰見三星之在天。今夕不知何夕也?而忽見良人之在此。」既又自謂曰:「子兮子兮,其將奈此良人何哉!」喜之甚而自慶之詞也。
[貳]興也。隅,東南隅也。昏見之星至此,則夜久矣。邂逅,相遇之意。此為夫婦相語之詞也。
[叄]興也。戶,室戶也。戶必南出,昏見之星至此,則夜分矣。粲,美也。此為夫語婦之詞也。或曰:「女三為粲,一妻二妾也。」
杕杜
《詩序》:《杕杜》,刺時也。君不能親其宗族,骨肉離散,獨居而無兄弟,將為沃所並爾。
有杕之杜,其葉湑湑。獨行踽踽,豈無他人?不如我同父。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無兄弟,胡不佽焉?[壹]
有杕之杜,其葉菁菁。獨行睘睘,豈無他人?不如我同姓。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無兄弟,胡不佽焉?[貳]
[壹]興也。杕,特也。杜,赤棠也。湑湑,盛貌。踽踽,無所親之貌。同父,兄弟也。比,輔。佽,助也。〇此無兄弟者自傷其孤特而求助於人之詞。言杕然之杜,其葉猶湑湑然,而人無兄弟,則獨行踽踽,曾杜之不如矣。然豈無他人之可與同行也哉?特以其不如我兄弟,是以不免於踽踽耳。於是嗟嘆行路之人,何不閔我之獨行而見親,憐我之無兄弟而見助乎?
[貳]興也。菁菁,亦盛貌。睘睘,無所依貌。
羔裘
《詩序》:《羔裘》,刺時也。晉人刺其在位不恤其民也。
羔裘豹袪,自我人居居。豈無他人?維子之故。[壹]
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豈無他人?維子之好。[貳]
朱熹雲:此詩不知所謂,不敢強解。
[壹]賦也。羔裘,君純羔,大夫以豹飾。袪,袂也。居居,未詳。
[貳]賦也。褎,猶袪也。究究,亦未詳。
鴇羽
《詩序》:《鴇羽》,刺時也。昭公之後,大亂五世,君子下從徵役,不得養其父母,而作是詩也。
肅肅鴇羽,集於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蒼天, 曷其有所![壹]
肅肅鴇翼,集於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蒼天, 曷其有極![貳]
肅肅鴇行,集於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粱。父母何嘗?悠悠蒼天, 曷其有常![叄]
[壹]比也。肅肅,羽聲。鴇,鳥名,似雁而大,無後趾。集,止也。苞,叢生也。栩,柞櫟也,其子為皁鬥,殼可以染皁者是也。盬,不攻致也。蓺,樹。怙,恃也。〇民從徵役而不得養其父母,故作此詩。言鴇之性不樹止,而今乃飛集於苞栩之上。如民之性本不便於勞苦,今乃久從徵役,而不得耕田以供子職也。悠悠蒼天,何時使我得其所乎!
[貳]比也。極,已也。
[叄]比也。行,列也。稻,即今南方所食稻米,水生而色白者也。粱,粟類也,有數色。嘗,食也。常,復其常也。
無衣
《詩序》:《無衣》,美晉武公也。武公始並晉國,其大夫為之請命乎天子之使,而作是詩也。
豈曰無衣七兮! 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壹]
豈曰無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貳]
[壹]賦也。侯伯七命,其車旗衣服皆以七為節。子,天子也。〇《史記》:曲沃桓叔之子武公伐晉,滅之。盡以其寶器賂周釐王。王以武公為晉君,列於諸侯。此詩蓋述其請命之意。言我非無是七章之衣也,而必請命者,蓋以不如天子之命服之為安且吉也。蓋當是時,周室雖衰,典刑猶在。武公既負弒君篡國之罪,則人得討之,而無以自立於天地之間。故賂王請命,而為說如此。然其倨慢無禮亦已甚矣。釐王貪其寶玩,而不思天理民彝之不可廢,是以誅討不加,而爵命行焉。則王綱於是乎不振,而人紀或幾乎絕矣。嗚呼痛哉!
[貳]賦也。天子之卿六命。變七言六者,謙也,不敢必當侯伯之命。得受六命之服,比於天子之卿,亦幸矣。燠,煖也。言其可以久也。
有杕之杜
《詩序》:《有杕之杜》,刺晉武也。武公寡特,兼其宗族,而不求賢以自輔焉。
有杕之杜,生於道左。彼君子兮,噬肯適我?中心好之,曷飲食之?[壹]
有杕之杜,生於道周。彼君子兮,噬肯來遊?中心好之,曷飲食之?[貳]
[壹]比也。左,東也。噬,發語詞也。曷,何也。〇此人好賢而恐不足以致之,故言此杕然之杜,生於道左,其蔭不足以休息。如己之寡弱,不足恃賴,則彼君子者,亦安肯顧而適我哉?然其中心好之,則不已也。但無自而得飲食之耳。夫以好賢之心如此,則賢者安有不至,而何寡弱之足患哉!
[貳]比也。周,曲也。
葛生
《詩序》:《葛生》,刺晉獻公也。好攻戰,則國人多喪矣。
葛生蒙楚,蘞蔓於野。予美亡此,誰與獨處?[壹]
葛生蒙棘,蘞蔓於域。予美亡此,誰與獨息?[貳]
角枕粲兮,錦衾爛兮。予美亡此,誰與獨旦?[叄]
夏之日,冬之夜。百歲之後,歸於其居。[肆]
冬之夜,夏之日。百歲之後,歸於其室。[伍]
[壹]興也。蘞,草名,似括樓,葉盛而細。蔓,延也。予美,婦人指其夫也。〇婦人以其夫久從徵役而不歸,故言葛生而蒙於楚,蘞生而蔓於野,各有所依託。而予之所美者,獨不在是,則誰與而獨處於此乎?
[貳]興也。域,瑩域也。息,止也。
[叄]賦也。粲、爛,華美鮮明之貌。獨旦,獨處至旦也。
[肆]賦也。夏日永,冬夜永。居,墳墓也。〇夏日冬夜,獨居憂思,於是為切。然君子之歸無期,不可得而見矣,要死而相從耳。鄭氏曰:「言此者,婦人專一,義之至,情之盡。」蘇氏曰:「思之深而無異心,此《唐風》之厚也。」
[伍]賦也。室,壙也。
采苓
《詩序》:《采苓》,刺晉獻公也。獻公好聽讒焉。
采苓采苓,首陽之顛。人之為言,苟亦無信! 舍旃舍旃,苟亦無然! 人之為言,胡得焉![壹]
採苦採苦,首陽之下。人之為言,苟亦無與! 舍旃舍旃,苟亦無然! 人之為言,胡得焉![貳]
採葑採葑,首陽之東。人之為言,苟亦無從! 舍旃舍旃,苟亦無然! 人之為言,胡得焉![叄]
[壹]比也。首陽,首山之南也。巔,山頂也。旃,之也。〇此刺聽讒之詩。言子欲采苓於首陽之巔乎,然人之為是言以告子者,未可遽以為信也。姑舍置之而無遽以為然,徐察而審聽之,則造言者無所得而讒止矣。或曰興也。下章放此。
[貳]比也。苦,苦菜,生山田及澤中,得霜甜脆而美。與,許也。
[叄]比也。從,聽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