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卦曰:「物畜然後可養,故受之以頤。頤者,養也。」崔憬曰:「大畜剛健,煇光日新」,可以「觀其所養」,故言「物畜然後可養」。 疏孟子曰「其爲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乎天地之閒矣」。「剛健篤實」,即「至大至剛」。「可以觀其所養」,即「直養無害」。「煇光日新」,即「塞乎天地」。故曰「物畜然後可養」。序卦虞注「天地養萬物,聖人養賢以及萬民」。翟玄云「天地以元氣養萬物,聖人以正道養賢及萬民」,即「物畜然後可養」之義也。
䷚震下艮上頤。貞吉。虞翻曰:晉四之初,與大過旁通。「養正則吉」,謂三之正,五上易位,故「頤貞吉」。反復不衰,與乾坤坎離大過小過中孚同義,故不從臨觀四陰二陽之例。或以臨二之上。兑爲口,故有「口實」也。 疏消息之卦,頤從晉來,故云「晉四之初」。反大過。大過,坎象也。頤,離象也。皆從乾坤來。大過體坎,乾初所伏。頤體離,坤初所伏。大過通頤,故云「與大過旁通」。「養正則吉」,彖傳文。六爻三五上皆失正,三變之正,五上易位,成既濟定,則六爻皆正,故曰「頤,貞吉」也。「反復不衰」,謂上下如一。頤與乾坤坎離大過小過中孚同義,皆終則復始,反復不殺者也。乾坤坎離爲四純卦,頤大過小過中孚皆震巽艮兑四宫游魂卦也。晉,乾宫游魂卦。故頤從晉來,而不從臨觀四陰二陽之例也。或以臨二之上。臨兑爲口,故有「自求口實」之象。義亦可通,故存之以廣異解。 觀頤,虞翻曰:離爲目,故「觀頤」,「觀其所養也」。 疏卦自晉來,晉「離爲目」。頤全體似離,亦爲目。離目,故「觀頤」。頤,養也。故「觀其養」。侯氏以頤從觀來,故曰「觀頤」。從四陰二陽之例,義亦可從。 自求口實。虞翻曰:或以大過兑爲口,或以臨兑爲口,坤爲「自」,艮爲「求」。「口實」,頤中物。謂其「自養」。鄭玄曰:頤,口車輔之名也。震動于下,艮止于上。口車動而上,因輔嚼物以養人,故謂之「頤」。頤,養也,能行養則其幹事,故吉矣。二五離爻皆得中,離爲目,觀象也。觀頤,觀其養賢與不肖也。頤中有物曰「口實」,自二至五有二坤,坤載養物,而人所食之物皆存焉。觀其求可食之物,則貪亷之情可别也。 疏虞注:旁通大過,故「以大過兑爲口」。卦自臨來,故「以臨兑爲口」。互坤身「爲自」。艮兑「同氣相求」,故「艮爲求」。説卦「艮爲果蓏」,宋衷彼注云「木實謂之果,草實謂之蓏」。口實,果蓏之屬,故云「頤中物」也。「求口實」,所以「自養」也。鄭注:説文「頤,頷也」。僖五年左傳「輔車相依」,注云「輔,頰輔。車,牙車」,疏云「輔爲外表,車爲内骨」。故云「口車輔之名也」。震,動也,其象在下。艮,止也,其象在上。上止下動,「口」之象也。牙車動而上行,輔頰因嚼物以養人,故名爲「頤」。「頤,養也」,本序卦文。人能行養,則其幹事貞固,故吉矣。二五皆離之中爻,故「離爲目」。離目,故爲「觀象也」。「觀頤」者,觀其所養之賢不肖也。「艮爲果蓏」,故「頤中有物曰口實」。自二至五互有二坤,京氏謂「地之氣,萃在其中」是也。坤象曰「厚德載物」。説卦曰「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養焉」。故云「坤載養物,而人所食之物皆存焉」。震動象貪,艮止象廉。又震象貪狼木,體似離象廉貞火,故「觀其求可食之物,則貪廉之情可别也」。
彖曰:「頤貞吉,養正則吉也。姚信曰:以陽養陰,動于下,止于上,各得其正,則吉也。宋衷曰:頤者,所由飲食,自養也。君子「割不正不食」,況非其食乎。是故「所養」必得賢明,「自求口實」必得體宜,是謂「養正」也。 疏姚注:二陽在外,四陰在内,故云「以陽養陰」。震動于下,艮止于上,上下「各得其正,則吉也」。宋注:頤動則食,故云「所由飲食以自養也」。「割不正不食,論語文。不正且不食,況非其所當食者乎。繫上曰「可久則賢人之德」。樂記曰「述者之謂明」,疏云「明者,辨别是非」。是「賢」爲有德,「明」爲有才也。故「所養必得賢明」,則養人得其正。禮器「禮時爲大,順次之,體次之,宜次之」。「口實必得體宜」,則自養得其正。故「養正則吉也」。案:爻不正則養之以正。雜卦曰「頤,養正也」,虞彼注云「謂養三五。五之正爲功,三出坎爲聖。與『蒙以養正,聖功也』同義」。故「養正則吉也。 觀頤,觀其所養也。侯果曰:王者所養,養賢則吉也。 疏王者所養,以養賢則吉。又艮爲賢人,坤爲致養,以坤養艮爲養賢。 自求口實,觀其自養也。侯果曰:此本觀卦,初六升五,九五降初,則成頤也。是「自求口實,觀其自養」。案:「口實」,謂頤口中也。實事可言,震聲也。實物可食,艮其成也。 疏侯注:此本觀卦,從四陰二陽之例也。初五易位則成頤。雜卦曰「臨觀之義,或與或求」。「求」謂觀也。故曰「自求口實」。「自求」者,「自養也」。案:「口實」,謂實于頤口中也。「實事可言」則言之,以震雷聲爲无妄也。「實物可食」則食之,以艮「成終」「爲果蓏」也。象曰「慎言語,節飲食」,即此義也。又三五正則坤實,故「自求口實,觀其自養也」。 天地養萬物,翟玄曰:天,上,地,初也。萬物,衆陰也。天地以元氣養萬物,聖人以正道養賢及萬民,此其聖也。 疏三才之道,上爲天位,初爲地位。萬物則四爻衆陰也。天地以元氣頤養萬物,聖人法天地,以正道養賢及萬民,聖人與天地同體也。愚案:頤互坤爲地,通大過乾爲天,震出萬物,坤皆致養,故曰「天地養萬物」。 聖人養賢以及萬民,虞翻曰:乾爲「聖人」,艮爲「賢人」。頤下養上,故「聖人養賢」。坤陰爲「民」,皆在震上,「以貴下賤大得民」,故「以及萬民」。 疏乾陽爲聖人在初。艮三即乾三,故「艮爲賢人」。初陽在下,艮陽在上,以下養上,故曰「聖人養賢」。坤陰「爲衆」,「爲民」。「皆在震上」,謂震初也。「以貴下賤大得民」,屯初象傳文。晉四降初爲「下賤」,故「大得民」。周禮鄉大夫「使民興賢,出使長之。使民興能,入使治之」。是養成賢能,使治萬民,故「以及萬民」。又乾五爲「聖人」,侯氏謂「觀五降初」是也。 頤之時大矣哉。」天地養物,聖人養賢,以及萬民。人非頤不生,故大矣。 疏承上文天地聖人,養物養賢,以明人非頤不生,故其「時大」也。愚案:帝出乎震,終乎艮,四時皆備。又艮「動静不失其時」,故曰「頤之時大矣哉」。
象曰:「山下有雷,頤。劉表曰:山止于上,雷動于下,頤之象也。 疏上止下動,其象爲頤。又雷伏山下,天地以陽養物,故曰頤。 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荀爽曰:雷爲號令,今在山下閉藏,故「慎言語」。雷動于上,以陽食陰,「艮以止之」,故「節飲食」也。「言出乎身,加乎民」,故「慎言語」,所以養人也。飲食不節,殘賊羣生,故「節飲食」以養物。 疏震雷爲聲,故「爲號令」。今閉藏山下,故宜「慎言語」。雷在下,動而上,「以陽食陰」之象。艮止于外,故宜「節飲食」。「言出乎身,加乎民」,繫上文。言不苟出,出必當理。左傳曰「仁人之言,其利溥哉」。故「慎言語,所以養人也」。天官庖人「掌共六畜六獸六禽,辨其名物,凡令禽獸以法授之,其出入亦如之」。「以法授之」者,皆有常數,不使過也。蓋飲食不節,則殘賊羣生,故「節飲食所以養物」也。愚案:「君子」謂初乾,震也。直言曰「言」,謂震聲也。答難曰「語」,伏巽應也。艮陽小爲「慎」,故「慎言語」。「食」以養陰,互兩坤也。「飲」以養陽,伏兩乾也。艮多節,故「節飲食」。孔疏引先儒云「禍從口出,患從口入」,故于頤養而慎節之也。
初九。舍爾靈龜,觀我朵頤,凶。虞翻曰:晉「離爲龜」,四之初,故「舍爾靈龜」。坤爲「我」,震爲動。謂四失離入坤,遠應多懼,故「凶」矣。 疏卦自晉來,故云「晉離爲龜」。初與四應,晉四之初,故曰「舍爾靈龜」。春官龜人「掌六龜之屬,天龜曰靈」,注云「天龜玄俯者,靈也」。坤爲身,故「爲我」。朶,下垂而動之貌。震爲動。故「觀我朶頤」。四舍離入坤,遠應于初,四本「多懼」而又動于欲,故「凶」。又説卦「離爲龜」。離,外剛内柔之卦,考工記「外骨龜屬」是也。頤上下兩陽,中含四陰,本末皆剛,全體似離,故取象于龜。損之六五,益之六二,皆是義也。
象曰:「觀我朵頤,亦不足貴也。」侯果曰:初本五也。五互體艮,艮爲山龜,自五降初,則爲頤矣。是「舍爾靈龜」之德,來「觀朵頤」之饌,食禄致「凶」,故「不足貴」。案:朵頤垂下,動之貌也。 疏侯注:卦自觀來,故「初本五也」。五在觀,互體艮。釋蟲「七山龜」,寰宇記「蔡山出大龜」,故云「艮爲山龜」。自五降初,變而成頤。靈龜,不食之物。朵頤,貪食之象。「是舍靈龜之德,觀朵頤之饌」。蓋貪禄而致凶者也,「故不足貴」。又易例,陽爲貴陰爲賤。以九居初,陽爻得位,宜足貴矣。然徒知養小而失大,孟子所謂「飲食之人,則人賤之矣」,故「不足貴也」。案:説文「朵,樹木垂朵朵也」。故云「朵頤垂下」。震爲動,故云「動之貌也」。
六二。顛頤,拂經于丘頤。征凶。王肅曰:養下曰「顛」。拂,違也。經,常也。丘,小山,謂六五也。二宜應五,反下養初,豈非「顛頤」。違常于五也,故曰「拂經于丘」矣。拂丘雖阻常理,養下故謂養賢。上既无應,征必凶矣,故曰「征凶」。 疏釋名「顛,倒也」。書微子「若予顛隮」,疏謂「從上而隕」。初從上隕而二養之,故「養下曰顛」。「拂」與「咈」通。説文「咈,違也」。書酒誥「經德秉哲」,孔傳「能常德持智」,故「經」訓「常」也。五體艮,艮爲山,五在山半稱「丘」,艮少爲「小」,故云「丘,小山,謂六五也」。二當上應于五,反乘初養下,是顛倒其頤,而違應五之常經,故曰「拂經于丘矣」。拂五雖違常理,養初亦爲養賢。五既失位,往必无應,故「征凶」。
象曰:「六二征凶,行失類也。」侯果曰:征則失養之類。 疏震足爲「行」,二與五應爲「類」。二待五正,則得所養,「征則失養之類」也。
六三。拂頤,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虞翻曰:三失位,體剥。不正相應,弑父弑君,故「貞凶」。坤爲「十年」,動无所應,故「十年勿用,无攸利」也。 疏以六居三爲「失位」,二至上體剥,違于養道,故「拂頤」。三與上皆不正,雖相應,亦不義之應也。陰消至二成遯,艮子弑父。至三成否,坤臣弑君。「貞凶」者,謂失正不變而凶也。月十二會爲「年」。象坤陰爻。坤癸數十,故「爲十年」。動與上爲敵應,故「動无所應」。坤器爲「用」。云「勿用」,故知謂動也。三「道大悖」,雖變猶凶,故「十年勿用,无攸利也」。
象曰:「十年勿用,道大悖也。」虞翻曰:弑父弑君,故「大悖也」。 疏弑父弑君,悖亦極矣。伏乾爲「道」,坤反乾道,故曰「道大悖也」。
六四。顛頤吉。虎眎眈眈,其欲逐逐,无咎。王弼曰:履得其位而應于初,以上養下,得頤之義,故曰「顛頤吉」。下交近瀆則咎矣。故「虎眎眈眈」,威而不猛。故「其欲逐逐」而尚敦實。脩此二者,乃得全其吉而无咎矣。觀其自養則養潘校:「養」,孔疏本作「履」。 正,察其所養則養賢。頤爻之貴,斯爲盛矣。 疏居正得位,下應于初。四在上體,初在下體,「以上養下」爲「顛頤」。得頤之正,故「吉」也。以上養下,不可褻瀆。故必「虎眎眈眈」,則威而不猛。既養于下,不可有求,故必「其欲逐逐」而尚乎敦實也。脩此二者,雖顛頤養下,亦得全其吉而无咎矣。孔疏「『觀其自養則履正』者,以陰處陰,四自處其身,是觀其自養,則能履正道也。『察其所養則養陽』者,六四下養于初,是觀其所養,初是陽爻,則能養陽也。」「養賢」,注疏本作「養陽」。陽在艮稱賢,初陽不稱賢,故從「養陽」爲是。養正養陽,故「頤爻之貴,斯爲盛矣」。愚案:内動于欲,故三爻皆凶。外止乎理,故三爻皆吉。初爲動之始,雖不食如靈龜,亦舍之而觀朵頤,欲方興也。四爲止之始,雖「虎眎眈眈其欲逐逐」而不至咥人,理已正也。
象曰:「顛頤之吉,上施光也。」虞翻曰:晉四之初,謂三已變,故「顛頤」。與屯四乘坎馬同義。坤爲「虎」,離爲目。眈眈,下眎貌。逐逐,心煩貌。坤爲吝嗇,坎水爲「欲」。故「其欲逐逐」。得位應初,故「无咎」。謂上已反,三成離,故「上施光也」。 疏卦自晉來,四本互坎,之初爲頤。三變又爲坎,坎陷爲「顛」,故曰「顛頤」。屯四亦三變而乘坎馬,故云「同義」也。「坤爲虎」,見「風從虎」注。「離爲目」,謂晉離也。初在下,故「眈眈」爲「下視貌」。晉坎爲心,故「逐逐」爲「心煩貌」。「坤爲吝嗇」,説卦文。坎爲心,又爲水,故「爲欲」。是以「其欲逐逐」,應初之專也。四得正位,下應于初,剛柔相應,故「无咎」。二无應,故顛頤而凶。四有應,故顛頤而吉。「謂上已反」者,與五易位也。「三成離」者,三變則四在離中也。四變則與上成離。離日爲「光」,故「上施光也」。
六五。拂經,居貞吉。不可涉大川。虞翻曰:失位,故「拂經」。无應順上,故「居貞吉」。艮爲「居」也。涉上成坎,乘陽无應,故「不可涉大川」矣。 疏五失正位,故「拂經」,謂拂常也。二无正應,宜順乎上,故必變而居正則吉矣。艮爲門闕,故「爲居」。五若涉上易位,成坎爲「川」,則己乘五陽而三无正應,故「不可涉大川矣」。
象曰:「居貞之吉,順以從上也。」王弼曰:以陰居陽,拂頤之義也。无應于下而比于上,故宜居貞,順而從上則吉。 疏以陰居陽,拂頤之經。下无正應而上比于九,故變而居貞,則成益矣。益五「元吉」,故「居貞吉」。互坤爲「順」,故「順而從上則吉」。若往而易位成坎,是涉大川,則不可也。
上九。由頤,厲吉。虞翻曰:由,自從也。體剥居上,衆陰順承,故「由頤」。失位,故「厲」。以坤艮自輔,故「吉」也。 疏釋詁曰「由,自也」。故訓「由」爲「自從也」。自二至上體剥。九居于上,爲卦之主。四陰互兩坤,象順承于下。衆陰皆致養,而主之者,上也,是「由頤」。與豫九四「由豫」同義。上「失位故厲」。坤居西南,艮居東北,兩相對照,以土輔土爲「自輔」,「故吉也」。愚案:成卦雖在兩陽,而頤實由上,以上爲養主也。初動于欲,雖得正亦凶。上止乎理,雖失位亦吉。 利涉大川。
象曰:「由頤厲吉,大有慶也。」虞翻曰:失位,故「厲」。之五得正成坎,坎爲「大川」,故「利涉大川」。變陽得位,故「大有慶也」。 疏九失正位,故有危厲。五上易位,則「得正成坎」。坎水「爲大川」,故「利涉大川」。五易上位,則有逼上之嫌,故「不可涉大川」。上易五位則有屈己之道,故「利涉大川」。五上易位,上五皆正,故云「變陽得位」。陽稱「大」、稱「慶」,故「大有慶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