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是元末明初編著的虛構小說(現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或羅貫中或兩人皆有),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體長篇小說。
全書通過描寫梁山好漢反抗欺壓、水泊梁山壯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後為宋朝征戰,最終消亡的宏大故事,藝術地反映了中國歷史上宋江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鬥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
《水滸傳》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問世後,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成為後世中國小說創作的典範。《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流傳極廣,膾炙人口;同時也是漢語言文學中具備史詩特征的作品之一,對中國乃至東亞的敘事文學都有深遠的影響。
《貫華堂第五才子書水滸傳(套裝上下冊)》講述了:明末清初文學家、文學批評家金聖嘆,腰斬《水滸傳》歷來為人傳誦。金批《水滸》成書於崇禎末期,對原作大加修改,且對全書詳加評點,編成七十回本《水滸》。自此以後,金批本成了三百年來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個《水滸傳》《貫華堂第五才子書水滸傳》。 金聖嘆對小說的評點超過了在他之前的任何一位先行者,無怪清人馮鎮巒在《讀聊齋雜說》小說,金聖嘆「批水滸、兩廂」,靈心妙舌,開後人無限眼界,無限文心,確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