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十四 報應十三崇經像

《太平廣記》——李昉等十四人

  • 費崇先
  • 魏世子
  • 何曇遠
  • 陳秀遠
  • 葛濟之
  • 董青建
  • 齊竟陵王
  • 張逸
  • 釋僧護
  • 僧澄空
  • 釋慧偘
  • 釋道積
  • 釋法誠

費崇先

費崇先吴興人,少信佛法,精勤。泰始三年,受菩薩戒,寄齋於謝慧遠家。二十四日,晝夜不懈。每聽經,常以鵲尾香爐置膝前。初齋三夕,見一人,容服不凡,逕來舉爐去。崇先視膝前,爐猶在,方悟神異。自惟衣裳新濯,了無不淨,唯坐側有唾壺,既撤去壺,即復見此人還爐於前。未至席,猶見二爐,既至即合爲一。然則此神人所提者,蓋爐影耳。

崇先又嘗聞人説,福遠寺欽尼者,精勤得道,欣然愿見。未及得往,屬意甚至。常齋於他家,中夜,忽見一尼,容儀端儼,著赭布袈裟,正立齋席之前,食頃而滅。崇先及見此尼,狀貌被服,即前夜所覩者也。出《法苑珠林》《法苑珠林校注》卷二十四印《冥祥記》。

魏世子

魏世子梁郡人。奉佛精進,兒女尊修,唯婦迷執不信。女年十四,病死七日而蘇,云:「可安施高座,并《無量壽經》。」世子即爲具設經座。女雖持齋戒,未常看經,今即昇座,誦聲清利。下啓父信:「兒死便往無量國,見父兄及己三人,池中已有芙蓉大花,後當化生其中。唯母獨無,不勝此苦,故歸啓報。」語竟,復絶。母於是敬信法教。出《冥祥記》

何曇遠

何曇遠廬江人,父萬壽,御史中丞。曇遠奉法,持菩薩戒。年十八,本書引此條時,刪去年份。本句後有「元嘉九年」四字。丁父艱,哀毁成疾,殆將滅性。號踊之外,歸心淨土,庶祈感應。時請僧數人,曇遠僧含懺悔宿業,終無感徵。僧含每加獎勵,不令懈怠。爾後因夜轉經竟,衆僧已眠,曇遠忽自歌誦,僧含驚而問之。曇遠曰:「見佛身黄金色,光焰丈餘,幡花翼從,充滿虚空,佛自西至,呼令速去。」曇遠素羸弱少力,此夕壯厲悦懌。便於合中取香著手中,并以園花散空。母曰:「汝今若去,不念吾耶?」曇遠無所言而頓卧。宿信家中,聞此靈異,亦皆欣肅,不甚悲懼。曇遠至五更,忽然而終。宅中芬馨數日。出《冥祥記》《法苑珠林校注》卷一五引有此條,文字略異。

陳秀遠

陳秀遠潁川人。嘗爲湘州西曹,客居臨湘縣。少信奉三寶。年過耳順,篤業不衰。元徽二年七月中,宴卧未寢,嘆念:「萬品死生,流轉無定。惟己將從何來。「惟己」《法苑珠林校注》作「自惟己身」。」一心祈念,冀通感夢。時夕結陰,室無燈燭。有頃,見枕邊如螢火者,明照流飛。俄而一室盡明,連空如晝。秀遠遽興,合掌喘息。「喘息」《法苑珠林校注》作「端念」。見庭中四五丈上,有一橋閣,危欄彩檻,立於空中。秀遠了不覺,升之,坐於橋側。見橋上士女往還,衣裝不異世人。末有一嫗,年可三十,青襖白裳,行至秀遠而立。有頃,又一婦人純衣白布,遍環髻,持香花。前語秀遠曰:「汝前身即我也,以此花供養佛故,得轉身作汝。」復指青白嫗曰:「此即復是我前身也。」言殫而去,後指者亦漸隱。秀遠忽不覺,還下之時,光亦尋滅。出《冥祥記》本書與《法苑珠林校注》所引,文字略有不同。

葛濟之

葛濟之句容人,稚川之後。妻同郡紀氏,體貌閑雅,有婦德。濟之世事神仙,亦慕而心樂佛法,常存誠不替。忽一旦方織,俄覺雲日開朗,空中清明。因投梭,仰望四表,見西方有如來真形及寶蓋幢幡映天。心獨喜曰:「經説無量受者,即應此耶!」便頭面作禮。乃引濟之,亦登。時見半身及諸幡蓋,俄而隱没。於是雲日鮮華,五色燭燿。鄕里備覩,移時方歇焉。出《冥祥記》《法苑珠林校注》卷一五引有此條,文字略異。

董青建

董青建者,「齊」《法苑珠林校注》卷五十二作「宋」。不知何許人。父字賢明建元初,爲越騎校尉。初宋氏時,夢有人語云:「爾必生男,體上當有青誌,可名爲青建。」及生如言,即名焉。有容止,美言笑,性理寬和,家人未嘗覩其愠色。見者咸異之。至年十四,而州辟主簿。

建元初,皇儲鎮,爲水曹參軍。二年七月十六日寢疾,自云:「不振濟。」至十八日,臨盡起坐,謂母曰:「罪盡福至,緣累永絶。愿母自愛,不須憂念。」因失聲大哭,聲盡而絶。將殯葬喪齋前,其夜靈語云:「生死道乖,勿安齋前。自當有造像道人來迎喪者。」明日,果有道人來,名曇順,即依靈語,向曇順説之。曇順曰:「貧道住在南林寺,造丈八像垂成,賢子乃有此感應。寺西有少空地,可得安葬也。」遂葬寺邊。三日,其母將親表十許人,《法苑珠林校注》卷五十二該句後有「墓所致祭於」。墓東見如生,云:「愿母割哀還去,今還在寺住。」母即止哭而還。舉家菜食長齋。

至閏月十一日,賢明夢見云:「愿父暫出東齋。」賢明便香湯自浴,齋戒出東齋。至十四夜,於眠中聞喚聲,驚起,見在齋前如生時。父問:「汝住在何處?」云:「從亡來,住在練神宮中,滿百日,當得生忉利天不忍見父母兄弟哭泣傷慟,三七日禮諸佛菩薩,請四天王,故得暫還。愿父母從今已後,勿復啼哭祭祠。阿母已發愿求見,不久當命終,即共同生一處。父壽可得七十三,命終後,當三年受罪報。勤苦行道,可得免脱。」問曰:「汝從夜中來,那得有光明?」曰:「今與菩薩諸天同下,此其身光耳。」又問曰:「汝天上識誰?」曰:「見王車騎張吴興、外祖宋西河。」曰:「非但此一門中生,從四十七年以來,至七死七生,已得四道果。先發七愿,愿生人間,故歷生死。從今永畢,得離七苦。臨盡時,見七處生死。所以大哭者,與七家分别也。」問云:「汝皆生誰家?」曰:「生江吏部羊廣州張吴興王車騎蕭吴興梁給事董越騎等家。唯此間生十七年,餘處止三五年耳。自今已後,毒厲歲多,宜勤修功德。見世人死,多墮三塗,生天者少,勤精進,可得免度。發愿生天,亦得相見。行脱差異,無相值期。」又問云:「汝母憂憶汝垂死,可令見汝否?」曰:「不須相見,益懷煎苦耳。但依向言説之。諸天已去,不容久住。」慘有悲色,忽然不見。

去後竹林左右猶有香氣,家人亦並聞餘香焉。云所生七家:江概羊希張永王玄宋謨《法苑珠林校注》卷五十二无「宋」字,據上文應是。蕭惠明梁季文也。賢明遂以出家,名法藏出《法苑珠林》《法苑珠林校注》卷五十二引《冥祥記》。

齊竟陵王

竟陵王,崇信内典,得熱病,夜中垂死。夢見金像,手灌神湯,因遂平復。出《辯正論》

張 逸

張逸爲事至死,預造金像,朝夕祈命。臨刑,刀折而項不傷。官問故,答曰:「唯以禮像爲業。」其像項有二刀痕如血,因得免死。出《感應傳》

釋僧護

高齊時,有釋僧護,守道直心,不求慧業。愿造丈八石像,咸怪其言。後於寺北谷中見一卧石,可長丈八,乃顧匠營造。向經一周,面腹粗了,而背著地。以六具拗舉之,始初不動。經夜至旦,忽然自翻。即就營造,移置佛堂。晉州陷日,像汗流地。兵入,燒諸佛寺,此像獨不變色。又欲倒之,大牛六十頭,挽不動。忽有異僧以瓦木土墼,壘而圍之,尋失僧所在。像後降夢信心者曰:「吾患指痛。」其人寤而視焉,乃木傷其二指也。遂即補之。開皇十年,盗像幡蓋者,夢丈八人入室責之。賊大怖,悔而謝焉。其像見在。出《法苑珠林》《法苑珠林校注》卷三十二引《唐高僧傳》。

僧澄空

開皇中,僧澄空年甫二十,誓愿於晉陽汾西鑄鐵像,高七十尺焉。鳩集金炭,經求用度,周二十年,物力乃辦。於是造報遐邇,大集賢愚,然後選日而寫像焉。及烟焰滅息,啓鑪之後,其像無成。澄空即深自咎責,稽首懺悔,復堅前約,再謀鋳造。精勤艱苦,又二十年,事費復備,則又復寫像焉。及啓鑄,其像又復無成。澄空於是呼天求哀,叩頭請罪,大加貶挫,深自勤勵。又二十年,功力復集,然後選日,復寫像焉。及期,澄空乃身登鑪巓,百尺懸絶,揚聲謂觀者曰:「吾少發誓愿,鑄寫大佛,今虚費積年,如或踵前,吾亦無面見大衆也。吾今俟其啓鑪,欲於金液而捨命焉,一以謝𠎝於諸佛,一以表誠於衆善。儻大像圓滿,後五十年,吾當爲建重閣耳。」時觀者萬衆,號泣諫止,而澄空殊不聽覽。俄而金液注射,赫耀踴躍。澄空於是揮手辭謝,投身如飛鳥而入焉。及開鑪,鐵像莊嚴端妙,毫髮皆備。自是并州之人,因起閣以覆之,而佛身洪大,功用極廣,自非殊力,無由而致。

開元初,據《唐刺史考全編》卷八九,李暠開元十五至十七年爲太原尹,兼太原以北軍州節度使。此云「開元初」,不確。李暠太原軍節度使,出游,因仰像,嘆曰:「如此好相,而爲風日所侵,痛哉!」即施錢百萬緡,周歲之内,而重閣成就,至今北都謂之平等閣者是也。計僧死像成日至,正五十年矣。以佛法推之,則也得非澄空之後身歟。出《集異記》

釋慧偘

蔣州大歸善寺釋慧偘曲阿人也。靈通幽顯,世莫識之。而翹敬尊像,事同真佛。每見立像,不敢輒坐,勸人造像,唯作坐者。後往嶺南,修禪法,大有悟解。住栖霞時,嘗往揚都偲法師異禮接之。將還山,請現神力。即從窗中出臂,解齊熙寺佛殿上額。因語云:「世人無遠識,見多驚異,故吾所不爲耳。」大業元年,終於大歸善寺。初終日,以三衣還衆僧:「吾今死去,徒衆好住。」便還房内。大衆驚起追之,乃見房中白骨一具,跏坐牀上。就而撼之,鏘然不散。出《法苑珠林》《法苑珠林校注》卷二十八引《唐高僧傳》。

釋道積

蒲州普濟寺釋道積河東安邑縣人也。博通經教,洞明玄旨。河東英俊,莫與同風。先是沙門寶澄,於普濟寺創營大像百丈,功愿未終而卒。耆艾請繼之,「艾」《法苑珠林校注》卷二十七作「父」。受衆勤請,廣行緣化,槐檀十遷,而大像成就。道俗慶賴,感徹人天。初受請之夕,夢二獅子,於大像側連吐明珠,相續不絶。既寤嘆曰:「獸王自在,則表法流無滯;寶珠自涌,又喻檀施不窮。宜運潛符,徵效斯在。」即命工匠圖所夢於彌勒大像前,今猶存焉。其寺在蒲坂之陽,高爽華敞,東臨州里,南望河山。像設三層,岩廊四合,上方下院,赫奕相臨。園磑田蔬,周環俯就。佛事隆盛,咸之功焉。出《法苑珠林》

釋法誠

終南山悟真寺釋法誠雍州萬年縣人,事沙門僧和爲師,亦鄕族之所推奉。嘗有人欲害,夜詣門,見房内猛火,騰焰升帳,遂即追悔。奉佩訓勗,常誦《法華》,翹心奉行,朝夕無懈。夢感普賢,勸書大教,既悟,即入淨行道。重襯工匠,令書八部《般若》,香臺寶軸,莊嚴成就。又於寺南横嶺造華嚴堂,鑿山堙壍,列棟連甍,前對重巒,右臨斜谷,吐納雲霧,下瞰烟虹,實奇觀也。弘文館學士張孝靜者,善於書翰,乃請孝靜寫藏經,齋潔勤奉。大致感應,靈禽異獸,馴擾精廬。貞觀十四年,忽謂侍者曰:「諸行無常,法緣有竭,九品往生,斯言驗矣。吾今去世,汝無憂惱。」言畢,口光燭於楹,奄然而化。出《續高僧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