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四十七 詼諧三

《太平廣記》——李昉等十四人

  • 穆子客
  • 僧重公
  • 孫紹
  • 魏市人
  • 魏彦淵
  • 陸乂
  • 王元景
  • 李庶
  • 邢子才
  • 盧詢祖
  • 北海王晞
  • 李騊駼
  • 盧思道
  • 石動筩
  • 徐之才
  • 蕭彪

穆子客

使穆子客,主客范胥謂之曰:「卿名子客,思歸之傳,一何太速?」曰:「吾名子客,所以將命四方,禮成告返,那得言速?」出《談藪》

僧重公

使主客郞李庶,沙門重公曰:「向來全無葅酢膎乎?」父名,以爲犯諱,曰:「短髮粗踈。」重公曰:「貧道短髮,是沙門種類,以君交聘二國,不辨膎諧。」

重公嘗詣高祖,問曰:「弟子聞在外有四聲,何者爲是?」重公應聲答曰:「天保寺刹。」及出,逢劉孝綽,説以爲能,曰:「何如道『天子萬福』。」出《談藪》

孫 紹

後魏孫紹歷職内外,垂老始拜太府少卿。謝日,靈太后曰:「公年似太老。」重拜曰:「臣年雖老,臣卿太少。」后大笑曰:「是將正卿。」出《啓顔録》

魏市人

後魏孝文帝時,諸王及貴臣多服石藥,皆稱石發。其時遂有非富貴者,亦云:「服石發熱。」時人多嫌其詐作富貴體。有一人於市門前臥,宛轉稱熱。因衆人競看,同伴怪之。報曰:「我石發。」同伴人曰:「君何時服石,今得石發?」曰:「我昨在市得米,米中有石,食之,乃今發。」衆人大笑。自後少有人稱患石發者。出《啓顔録》

魏彦淵

北齊崔昂嘗宴筵,「昂」據《八代談藪校箋》疑當作「劼」。招朝彦。酒酣後,人多散走,即令著作郞鉅鹿魏彦淵追之,彦淵左手執中參軍周子淵「中」《北齊書·文苑傳序》作「中兵」。以文學知名,右手執御史鄭守信「守」《北齊書·文苑傳序》作「子」。來諮曰:「彦淵「役」沈本作「投」。執訊獲醜。」

濟州長史李翥嘗爲主人,朝士咸集,幽州長史陸仁惠不來,甚銜之。彦淵曰:「一目之羅,豈能獲鳥。」眇一目,號角鴟。

崔儦彦淵曰:「我拙於書,不能『儦』字使好。」彦淵曰:「正可長牽人脚,斜飄鹿尾即好。」彦淵,司農卿季景之子。出《談藪》

陸 乂

北齊散騎常侍河南陸乂,黄門郞之子。雲駒,而患風,多所遺忘,嘗與人言馬曰雲駒。有劉某者常帶神符,渡漳水致失,笑曰:「劉君渡水失神符。」其人答曰:「陸乂名馬作雲駒。」出《談藪》

王元景

北齊王元景爲尚書,性雖懦緩,而每事機捷。有奴名典琴,嘗旦起,令索食,謂之解齋。奴曰:「公不作齋,何故嘗云解齋?」元景徐謂奴曰:「我不作齋,不得爲解齋。汝作字典琴,何處有琴可典?」出《啓顔録》

李 庶

世呼病瘦爲「家疾」。北齊李庶無鬚,時人呼爲「天閹」。崔諶之兄也,嘗戲之曰:「教弟種鬚法。以錐錐遍刺作孔,插以馬尾。」曰:「持此還施貴族,藝眉有驗,然後樹鬚。」崔氏世有惡疾,故以此嘲之。俗呼滹沱河爲「崔氏墓田」。出《酉陽雜俎》

邢子才

北齊中書侍郞河東裴襲,字敬憲《八代談藪校箋》卷上此作「後魏中書侍郎裴敬憲字伯茂」。按裴敬憲《魏書》卷八五、《北史》卷三八均謂字孝虞。裴伯茂《魏書》、《北史》亦有傳,與敬憲非一人。「襲」則爲「聾」之訛。作「聾」,下文則可解。患耳。新搆山池,與賓客宴集,謂河間邢子才曰:「山池始就,愿爲一名。」子才曰:「海中有蓬萊山,仙人之所居,宜名蓬萊。」「蓬萊」,「裴襲」也,故以戲之。敬憲初不悟,於後始覺,忻然謂子才曰:「長忌及戶,高則無害;公但大語,亦何嫌?」出《談藪》

盧詢祖

主客郞頓丘李庶身短而袍長,盧詢祖腰粗而帶急。曰:「盧郞腰粗帶難匝。」答曰:「丈人身短袍易長。」又謂詢祖曰:按《北齊書·盧詢祖傅》、《北史·盧詢祖傅》,是邢子才與盧詢祖戲謔。盧郞聰明必不壽。」答曰:「見丈人蒼蒼在鬢,差以自安。」出《北史》此文僅「見丈人蒼蒼在鬢,差以自安」一句見於《北史》。疑此文亦出《三國典略》。

《北史·盧詢祖傳》雖引有此條中語,但文字頗多不同。此條顯然並非從《北史·盧詢祖傳》來。《北史·盧詢祖傅》相關文字如下(此段文字從《北齊書·盧詢祖傅》(卷二十二列傳第十四盧文偉)鈔來):

邢邵常戲曰:「卿小(少)年才學富盛,戴角者無上齒,恐卿不壽。」對曰:「詢祖初聞此言,實懷惕懼;見丈人蒼蒼在鬢,差以自安。」邵甚重其敏贍。

北海王晞

北海王晞叔朗,爲大丞相府司馬。嘗共相府祭酒盧思道禊飲晉湖按《八代談藪校箋》并州無晉湖,《北齊書·王昕傳》作「祠」,應據以改。賦詩曰:「日暮應歸去,魚鳥見留連。」時有中使召「中」《北齊書·王昕傳説》作「相王」。馳馬而去。明旦,思道:「昨被召以朱顔,得無以魚鳥致責?」曰:「昨晚陶然,頗以酒漿被責。卿等亦是留連之一物,何獨魚鳥而已。」好文酒,樂山水,府寮呼爲方外司馬焉。及昭孝立,此指孝昭帝高演,當乙正。待遇彌隆,而每自踈退,謂人曰:「非不愛熱官,但思其爛熟耳。」出《談藪》

李騊駼

使聘,見朝廷有赤鬣者,顧謂散騎常侍趙郡李騊駼曰:「赤也何如?」騊駼曰:「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二人對答,出《論語·公冶長》。騊駼時接客。出《談藪》

盧思道

北齊盧思道陳主令朝貴設酒食,與思道宴會,聯句作詩。有一人先唱,方便譏刺北人云:「榆生欲飽漢,草長正肥驢。」爲北人食榆,兼地無驢,故有此句。思道援筆即續之曰:「共甑分炊米,同鐺各煮魚。」爲南人無情義,同炊異饌也,故思道有此句。人甚愧之。

又衛尉卿京兆杜臺卿,共中兵參軍清河崔儦握槊,十子成都,止賭一雉。盧思道曰:「翳成都,不過一雉。」

又謂思道曰:「昨夜大雷,吾睡不覺。」思道曰:「如此震雷,不能動蟄。」

太子詹事范陽盧叔虎有子十人,大者字畜生,最有才思。思道謂人曰:「從叔有十子,皆不及畜生。」叔虎,主客郞中之孫也。

散騎常侍隴西辛德源思道曰:「昨作《羌嫗》詩,唯得五字,云:『皂陂垂肩井。』苦無其對。」思道尋聲曰:「何不道『黄楊插腦門』?」

思道嘗謂通直郞渤海封孝騫曰:「卿既姓,是封豕之後。」曰:「卿既姓,是盧令之裔。」出《談藪》

石動筩

北齊高祖嘗宴近臣爲樂。高祖曰:「我與汝等作謎,可共射之,『卒律葛答。』」諸人皆射不得。或云:「是髐子箭。」高祖曰:「非也。」石動筩云:「臣已射得。」高祖曰:「是何物?」動筩對曰:「是煎餅。」高祖笑曰:「動筩射着是也。」高祖又曰:「汝等諸人,爲我作一謎,我爲汝射之。」諸人未作,動筩爲謎,復云:「卒律葛答。」高祖射不得,問曰:「此是何物?」答曰:「是煎餅。」高祖曰:「我始作之,何因更作?」動筩曰:「承大家熱鐺子頭,更作一箇。」高祖大笑。

高祖嘗令人讀《文選》,有郭璞《游仙詩》,嗟嘆稱善。諸學士皆云:「此詩極工,誠如聖旨。」動筩即起云:「此詩有何能?若令臣作,即勝伊一倍。」高祖不悦,良久語云:「汝是何人,自言作詩勝郭璞一倍,豈不合死?」動筩即云:「大家即令臣作,若不勝一倍,甘心合死。」即令作之。動筩曰:「郭璞《游仙詩》云:『青溪千餘仞,中有一道士。』臣作云『青溪二千仞,中有兩道士』,豈不勝伊一倍?」高祖始大笑。沈本於此句下多七百四十八字。至「高祖大笑動第」止。孫本與沈本大同小異。

曰:□□□□□□□□□曰:「恕臣萬死即得。」帝曰:「好。」曰:「臣昨□□□□□□□□□落蜜甕裏。臣爲陛下却還復上天□□□□□□□□□真乎?」對曰:「臣昨夜夢隨陛下行,落一厠中出來。□□□□舐之。」帝大怒,付所司殺却。曰:「臣請一言而死。」帝曰:「□□□陛下得臣頭極無用,臣失頭□□□。」笑而捨之。

高□□□齋會,缺字疑作「祖嘗設」。大德法師開講,道俗有疑滯者,即論難議,援引大義,説法門,言議幽深,皆在雅正。「在」《歷代笑話集》作「存」。動筩最後論議,謂法師曰:「且問法師一個小義,佛常騎何物?」法師答曰:「或坐千葉蓮花,或乘六牙白象。」動筩云:「法師今不讀經,「今」《歷代笑話集》作「全」。不知佛所乘騎物。」師即問云:「檀越讀經,佛騎何物?」答曰:「騎牛。」法師曰:「何以知?」「經云:『世尊甚奇特。』非騎牛?」座皆大笑。又謂法師曰:「法師既不知佛常騎牛,今更問法師一種法義:比來每經之上,皆云價值百千兩金。未知百千兩金,總有幾斤?」遂無以對。□嘗作内道場。缺字疑作「高祖」。時有法師先立無一無二、無是無非義,高□昇高坐講,缺字疑作「祖」。還令立舊義。當呼儒生學士,「呼」《歷代笑話集》作「時」。大德名僧,義理百端,無能得者。「能」《歷代笑話集》作「難」。動筩即講難此僧,必令結舌。高祖大□□□高坐,缺字疑作「悅動筩」。褰衣闊立,問僧:「看弟子有幾箇脚?」僧曰:「兩脚。」又翹一脚向後,一脚獨立,問僧:「更看弟子有幾個脚?」僧曰:「兩脚。」動筩云:「向有兩脚,今有一脚,若爲能無一無二?」僧答云:「若其二是直,「直」《歷代笑話集》作「真」,後同。不應有一脚。脚既得有一,明二即非直。」動筩□□以僧義不窮,「□□」《歷代笑話集》作「既」。無難得之理者,乃謂僧曰:「向者劇問法師,未是好義。法師師云:「師師」《歷代笑話集》作「師既」。『無一無二,無是無非。』今問法師,此義,不得不答。弟子問:天無二日,上無二王,今者天子一人,臨御四海,法師豈更得云無一?《易》有乾坤,天有日月,星辰配於天子,「星辰」《歷代笑話集》作「皇后」。即是二人,法師豈更得云無二?今者帝臨廣德,「臨廣德」《歷代笑話集》作「德廣臨」。無幽不燭,「燭」《歷代笑話集》作「照」。昆蟲草木,皆得其生,法師豈更得無是?「無」《歷代笑話集》作「云無」。今四海爲家,萬方歸順,唯有宇文黑獺,獨阻皇風,法師豈更得云無非?」於是僧默然以無應。高祖撫掌大笑。

高祖又常集儒生會講,酧難非一。動筩後來,謂衆士曰:「先生知天何姓?」博士曰:「天子姓。」動筩曰:「天子姓,天□必姓「□」《歷代笑話集》無。此乃學他秦宓,本非新義。正經之上,自有天姓,先生可引正文,不須假託舊事。」博士云:「不知何經,得有天姓?」動筩云:「先生全不讀書,《孝經》亦似天本姓也,「似」《歷代笑話集》作「不見」。先生可不見《孝經》云:『父子之道,天姓也。』豈不是天姓?」高祖大笑。

動筩又嘗於國學中看博士論云:「論」《歷代笑話集》作「論難」。「又」字以上七百四十八字(不包括「又」字)據沈本補。孔子弟子,達者七十二人。」動筩因問曰:「達者七十二人,幾人已着冠?幾人未著冠?」博士曰:「經傳無文。」動筩曰:「先生讀書,豈合不解孔子弟子已著冠有三十人,未著冠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據何文以辨之?「辨」《歷代笑話集》作「知」。」曰:「《論語》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人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人也。豈非七十二人?」坐中皆大悦。博士無以復之。「復之」《歷代笑話集》作「應對」。出《啓顔録》

徐之才

西陽王高平徐之才博識,有口辨,父,祖成伯「成」《北齊書·徐之才傳》作「文」。並善醫術,世傳其業。納言祖孝徵戲之,呼爲「師公」。之才曰:「既爲汝師,復爲汝公,在三之義,頓居其兩。」孝徵,僕射之子。之才嘗以劇談調僕射魏收熟視之曰:「面似小家方相。」之才答曰:「若爾,便是卿之葬具。」出《談藪》

蕭 彪

□□明帝與文士庾信王褒等游處。有蕭彪者,寶寅之子,素好臧否,多所月旦。嘗侍於帝坐,帝歷問衆賓何如?「皆□□君子也。」次問君何如人,答曰:「那得是非君子。」又問□□□□□□□答曰:「那得是君子。」時同州。他日帝□□右詐□□□□□□□□□□□吾欲□□□□疾病可乎?使者曰:「□□□□□□□□□□」迨答曰:「緣君子事。」乃惶懼,頓首乞留。帝曰:「□□□□□□得□□。」乃遺書寄家,號慟而去。帝度其行□□□□之云:「吾□别報冢宰還,信等咸在。」甚悲喜。□□□□□微笑□視巧覺,謂帝曰:「北那得是君子。」於□□□□□笑。出《三國典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