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三十三 酒酒量、嗜酒附

《太平廣記》——李昉等十四人

  • 千日酒
  • 擒奸酒
  • 若下酒
  • 崑崙觴
  • 碧筩酒
  • 九醞酒
  • 消腸酒
  • 青田酒
  • 黏雨臺
  • 酒名
  • 南方酒
  • 李景讓
  • 夏侯孜
  • 孫會宗
  • 陸扆

酒量

  • 山濤
  • 周顗
  • 裴弘泰
  • 王源中

嗜酒

  • 徐邈
  • 劉伶
  • 酒臭

千日酒

昔有人名玄石,從中山酒家酤酒,酒家與千日酒,忘語其節。至家醉卧,不醒數日,家人不知,以爲死也,具棺殮葬之。酒家計千日,乃憶玄石前來沽酒,醉當醒矣。遂往索玄石家而問之,云:「玄石亡已三年,今服闋矣。」於是與家人至玄石墓,掘冢開視,始醒。起于棺中。出《博物志》

《文選》卷六左思《魏都賦》注引有此條,文異于本條,全文如下:

中山出好酹酒,其俗傳云,昔有人曰玄石者,從中山酒家酤酒,酒家與之千日之酒,語其節度。比歸數百里,可至於醉。如其言飲之,至家而醉。其家不知其醉,以爲死也,棺歛而葬之。中山酒家計向千日,憶曰:「玄石前來酤酒,其醉向解矣。」遂往問。其鄰人曰:「玄石死來三年,服已闕矣。」於是與其家至玄石塚上,掘而開其棺。玄石於是醉始解,起於棺中。其俗語曰:「玄石飲酒,一醉千日。」

《搜神記》所引,大詳於本條。全文如下:

狄希,中山人也。能造千日酒,飲之千日醉。時有州人姓劉,名玄石,好飲酒,往求之。希曰:「我酒發來未定,不敢飲君。」石曰:「縱未熟,且與一杯,得否?」希聞此語,不免飲之。復索曰:「美哉!可更與之。」希曰:「且歸,别日當來,只此一杯,可眠千日也。」石别,似有怍色。至家,醉死。家人不疑,哭而葬之。經三年,希曰:「玄石必應酒醒,宜往問之。」既往石家。語曰:「石在家否?」家人皆怪之,曰:「玄石亡來,服以闕矣。」希驚曰:「酒之美矣,而致醉眠千日,今合醒矣。」乃命其家人,鑿塚破棺看之,塚上汗氣徹天,遂命發塚。方見開目張口,引聲而言曰:「快哉,醉我也。」因問希曰:「爾作何物也,令我一杯大醉,今日方醒?日高幾許?」墓上人皆笑之,被石酒氣沖入鼻中,亦各醉臥三月。

擒奸酒

河東劉白墮者,善于釀酒。六月中時,暑赫,以甓貯酒,曝于日中。經一旬,酒味不動,飲之香美,醉而不易醒。京師朝貴出郡者,遠相餉餽,踰于千里;以其可至遠,號曰「鶴觴」,亦名「騎驢酒」。永熙中,南青州刺史毛鴻賓帶酒之任,路中夜逢劫盜,盜飲之皆醉,皆被擒獲。因此復名「擒奸酒」。游俠語曰:「不畏張弓拔刀,唯畏白墮春醪。」出《伽藍記》

若下酒

《輿地志》:「村人取若下水以釀酒,醇美,俗稱『若下酒』。」張協士所云:「荆州烏程,豫北竹葉。」即此是也。出《十道記》

崑崙觴

𤨿家累千金,博學,善著作。有蒼頭善别水,常令乘小舟于黄河中,以瓠匏接源水,一日不過七八升,經宿,器中色如絳,以釀酒,名「崑崙觴」。酒之芳味,世間所絶。曾以三十斛上魏莊帝出《酉陽雜俎》

碧筩酒

歷城北有使君林正始中,鄭公三伏之際,每率賓僚避暑于此。取大蓮葉置硯格上,盛酒三升,以簪刺葉,令與柄通。屈莖上輪菌如象鼻,傳吸之,名爲「碧筩」。歷下效之,言酒味雜蓮氣香,冷勝於冰。出《酉陽雜俎》

九醞酒

張華既貴,有少時知識來候之。與共飲九醞酒,爲酣暢,其夜醉眠。常飲此酒,醉眠後,輒勑左右轉側至覺。是夕忘勑之,左右依常時爲張公轉側,其友人無人爲之。至明,友人猶不起。咄云:「此必死矣。」使視之,酒果穿腸,流床下滂沱。出《世説》

消腸酒

張華爲醇酒,煮三薇以漬麴蘖,蘖出西羌,麴出北胡中有指星麥,四月火星出,獲麥而食之。蘖用水漬,三夕而麥生萌牙,以平旦時鷄初鳴而用之,俗人呼爲「鷄鳴麥」。以之釀酒,清美醇鬯,久含令人齒動;若大醉,不搖蕩,使人肝腸爛,當時謂之「消腸酒」。或云,醇酒可爲長宵之樂。二説聲同而事異焉。出《王子年拾遺》

青田酒

烏孫國有青田核,莫知其樹與實。其核大如五六升瓠,空之盛水,俄而成酒。劉章曾得二焉,集賓設之,可供二十人。一核方盡,一核所盛,復中飲矣。唯不可久置,久則味苦難飲。因名其核曰「青田壺」,酒曰「青田酒」也。出《古今注》孫本作「出崔豹《古今注》」。本條見於《古今注》卷下《草木》。

黏雨臺

石虎太武殿前起樓,高四十丈,結珠爲簾,垂五色玉佩。上有銅龍,腹空,盛數百斛酒。使胡人于樓上噀酒,風至,望之如霧露,名曰「黏雨臺」,使以灑塵。出《拾遺録》

酒 名

酒名,「名」《唐國史補校注》作「則有」。富水「郢」《唐國史補校注》作「郢州」。烏程之若下,滎陽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凍春,劍南之燒春,河東之乾和、蒲桃,嶺南靈溪博羅宜城之九醞,潯陽湓水,京城之西市腔,蝦蟆陵之郞官清。河漢之三勒漿,其法出波斯。三勒者,謂菴摩勒、毘黎勒、訶黎勒。出《國史補》

南方酒

新州多美酒。南方酒不用麴蘖,杵米爲粉,以衆草葉胡蔓草汁溲,南人呼野葛爲胡蔓草。大如卵,置蓬蒿中蔭蔽之,經月而成,用此合糯爲酒。故劇飲之後,既醒,猶頭熱涔涔,有毒草故也。

南方飲既燒,「既燒」《説郛》作「酒」。即實酒滿甕,泥其上,以火燒方熟。不然,不中飲。既燒,即揭缸瓦瓶之屬趨虚,泥固猶存,沽者無能知美惡。就泥上鑽小穴,可容筯,以細筩插穴中,沽者就吮筩上,以嘗酒味,俗謂之「滴淋」。無賴小民不持錢入市,遍就酒家滴淋,皆言不中,取醉而返。

南人有女數歲,即大釀酒。既漉,候冬陂池水竭時,置酒罌,密固其上,瘞於陂中,至春漲水滿之,不復發矣。候女將嫁,因決陂水,取供賀客,南人謂之「女酒」。味絶美,居常不可致也。出《投荒雜録》

李景讓

大中年,丞郎宴席。蔣伸在座,忽斟一杯,言曰:「席上有孝于家、忠于國及名重于時者,飲此爵。」衆皆肅然,無敢舉者。獨李公景讓起,引此爵。曰:「此宜其然。」出《盧氏雜説》

夏侯孜

崔郢尹日,三司使在永達亭子宴丞郎。乘酒突飲,衆人皆延之。時譙公夏侯孜爲戶部使,問曰:「尹曾任給、舍否?」曰:「無。」譙公曰:「若不曾歷給、舍,京兆尹不合衝丞郎宴。」命酒糾來,命下籌,且喫罰爵,取三大器物,引滿飲之,良久方起。出《盧氏雜説》

孫會宗

孫會宗僕射,即偓相大王父也。宅中集内外親表開宴,有一甥姪爲朝官,「爲」《北夢瑣言》作「聞」。後至,及中門,見緋衣官人,衣襟前皆是酒涴,咄咄而出,不相識。洎即席,説于主人,訝無此官。沉思之,乃是行酒時,階上酹酒,草草傾潑也。自此每酹酒,止側身恭跪,一酹而已,自孫氏始。今人三酹,非也。出《北夢瑣言》

陸 扆

陸相出典夷陵時,有士子修謁,相國與之從容,因命酒酌勸。此子辭曰:「天性不飲酒。」相曰:「誠如所言,已校五分矣。」蓋平生悔吝有十分,不爲酒困,自然减半也。出《北夢瑣言》

酒 量

山 濤

山濤巨源,飲酒量至八斗。武帝欲試之,使人私益,默以記之,至量而醉。出《晉書》見《晉書》卷四十三列傳第十三。

周 顗

周顗伯仁,飲酒至量一石。及過,雖日醉,每稱無對。偶有舊對北來,遇之,爲忻然,乃置酒二石共飲,各大醉。及醒,使人視客,已腐脇而死矣。出《晉書》見《晉書》卷六十九列傳第三十九周顗。

裴弘泰

裴均之鎮襄州裴弘泰鄭滑館驛巡官,充聘于漢南。遇大宴,爲賓司所漏。及設會,令走屈鄭滑裴巡官弘泰奔至,不悦,責曰:「君何來之後?大涉不敬。酌後至,酒已投糾籌。」弘泰謝曰:「都不見客司報宴,非敢慢也。叔父捨罪,請在座銀器,盡斟酒滿之,器隨飲以賜弘泰,可乎?」合座皆壯之,喜,亦許焉。弘泰遂次第揭座上小爵,以至觥船,凡飲皆竭,隨飲訖,即置于懷,須臾盈懷。筵中有銀海,受一斗以上,其内酒亦滿。弘泰以手捧而飲之,飲訖,目吏人,將海覆地,以足踏之,卷抱而出,即索馬歸驛。弘泰納飲器稍多,色不懌。

午後宴散,又思弘泰之飲,必爲酒過度所傷,憂之。迨暮,令人問飲後所爲。使者見弘泰戴紗帽,于漢陰驛廳箕踞而坐,召匠秤得器物,計二百餘兩。不覺大笑,明日再飲。回車日,贈遺甚厚也。出《乾𦠆子》

王源中

王源中文宗時爲翰林承旨。暇日,與諸昆季蹴踘于太平里第。毬子擊起,誤中源中之額,薄有所損。俄有急召,比至,上訝之,源中具以上聞。上曰:「卿大雍睦!」命賜酒二盤,每盤貯十金碗,每椀各容一升許,宣令并碗賜之。源中飲之無餘,略無醉態。出《摭言》

嗜 酒

徐 邈

徐邈景山,爲尚書郎。時禁酒,私飲沉醉。校事趙達問曹事,曰:「中聖人。」太祖太祖甚怒。鮮于輔曰:「醉客謂清酒爲聖人,濁酒爲賢人。性修慎,偶醉言耳。」乃得免罪。出《異苑》

劉 伶

劉伶常乘鹿車,携一壺酒,使人荷錘隨之,「錘」《晉書》作「鍤」。曰:「死便埋我。」其遺形如此。渴甚,求酒于妻。妻藏酒棄器,諫曰:「非養生之道,宜斷之。」曰:「善!當祝鬼神自誓耳。便可具酒肉。」妻從之。跪祝曰:「天生劉伶,以酒爲名。一飲一石,五斗解酲。婦人之言,必不可聽。」於是酌酒御肉,塊然復醉。「塊」《晉書》作「隗」。出《晉書》見《晉書》卷四十九列傳第十九向秀劉伶。

酒 臭

義寧初,一縣丞衣纓之胄,年少時甚有丰采,涉獵書史,兼有文性。其後沉湎于酒,老而彌篤,日飲數升,略無醒時。得病將終,酒臭聞于數里,遠近驚愕,不知所由。如此一旬,此人遂卒。故釋典戒酒,令人昏痴。今臨亡酒臭,彰其入惡道耳。出《五行記》事在隋末,時蕭吉已卒,知爲《廣古今五行記》之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