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三十四 報應三十三宿業畜生

《太平廣記》——李昉等十四人

  • 竹永通
  • 宜城民
  • 韋慶植
  • 趙太
  • 李信
  • 謝氏
  • 王珍
  • 王會師
  • 解奉先
  • 童安玗
  • 劉自然
  • 李明府
  • 劉鑰匙
  • 上公
  • 施汴
  • 公乘通
  • 僧審言

竹永通

并州盂縣竹永通,曾貸寺家粟六十石,年久不還。索之,云:「還訖。」遂于佛堂誓言云:「若實未還,當與寺家作牛。」此人死後,寺家生一黄犢,足有白文,後漸分明,乃是竹永通字。鄕人漸知,觀者日數千。此家已知,遂用粟百石,于寺贖牛,别立一屋,事之如生。仍爲造像寫經,月餘遂死。出《異録》此書未見歷代書目著録,疑其名不全或有誤。許刻本無出處。

宜城民

大業八年,宜州城東南里民姓皇甫,其家兄弟四人,大兄小弟並皆勤事生業。其第二弟名,交游惡友,不事生活。母嘗取錢,欲令市買,且置牀上。母向舍後,從外來,入堂不見人,便偷錢去。母還,覓錢不得,遂勘合家良賤。並云不知。母怒,悉加鞭捶,大小皆怨。

至後年,亡,其家猪生一子。八月社至,賣與遠村社家,遂託夢于婦曰:「我是汝夫,爲盜取婆錢,枉及合家,浪受楚拷。今我作猪來償債,將賣與社家,縛我欲殺。汝是我婦,何忍不語男女贖我?」婦初夢,忽寤,仍未信之。復眠,其夢如初,因起報姑。姑曰:「吾夢亦如之。」遲明,令兄齎錢詣社官,收贖之,後二年方死。長安弘法寺靜琳師之鄰里,親見其猪,嘗話其事焉。出《法苑珠林》見於《法苑珠林校注》卷七十四。文字詳於本書所引。

韋慶植

貞觀中,魏王府長史韋慶植,有女先亡。夫婦痛惜之。後二年,慶植將聚親賓客,備食,家人買得羊,未殺。夜,慶植妻夢見亡女着青練裙白衫,頭髮上有一雙玉釵,是平生所服者,來見母,涕泣言:「昔常用物,不語父母,坐此業報,今受羊身,來償父母命。明旦當見殺,青羊白頭者是,「頭」《冥報記》作「項」。特愿慈恩,垂乞性命。」母驚寤。旦而自往觀,果有青羊,項膊皆白,頭側有兩條白,相當如玉釵形。母對之悲泣,止家人勿殺。待慶植至,放送之。

俄而至催食,廚人白言:「夫人不許殺青羊。」怒,即令殺之。宰夫懸羊欲殺,賓客數人已至,乃見懸一女子,容貌端正,訴客曰:「是韋長史女,乞救命。」客等驚愕,止宰夫。宰夫懼怒,但見羊鳴,遂殺之。既而客坐,不食。怪問之,客具以言。慶植悲痛發病,遂不起。京下士人多知此事。出《法苑珠林》見於《冥報記》卷下。

趙 太

長安市里風俗,每至歲元日已後,遞飲食相邀,號爲「傳坐」。東市筆生趙太次當設之。有客先到,向後見其碓上有童女,「向後」《冥報記》作「如厠」。年十三四,着青衫白帽,以急索繫頸,「急」《冥報記》作「汲」。屬于碓柱,泣淚謂客曰:「我主人女也,往年未死時,盜父母錢,欲買脂粉。未及而死,其錢今在舍廚内西北角壁中。然我未用,既以盜之,「以」《冥報記》作「已」。坐此得罪,今當償父母命。」言畢,化爲青羊,白頭。客驚,告主人。主人問其形貌,乃是小女,死已二年矣。于廚壁取得錢,似久安處。於是送羊僧寺,合門不復食肉。出《法苑珠林》亦見於《冥報記》卷下。

李 信

居士李信者,并州文水縣太平里人也。身爲隆政府衛士。至顯慶年冬,隨例往朔州赴蕃。乘赤草馬一匹,并將草駒。是時,歲晚凝陰,風雪嚴厚。行十數里,馬遂不進。以程期逼促,撾之數十下。馬遂作人語,語曰:「我是汝母。爲生平避汝父,將石餘米與女,故獲此報。此駒即是汝妹也。以力償債向了,汝復何苦敦逼如是!」聞之,驚愕流涕,不能自勝,乃拜謝之。躬弛鞍轡,「弛」《法苑珠林校注》卷五十二作「駝」。謂曰:「若是母,當自行歸家。」馬遂前行,負鞍轡,隨之至家。兄弟等見之,悲哀相對,别爲廠櫪養飼,有同事母。屈僧營齋,合門莫不精進。鄕閭道俗,咸嘆異之。時工部侍郞温無隱岐州司司法張金庭爲丁艱在家,「司司」疑衍一「司」。聞而奇之,故就家顧訪,見馬猶在。問其由委,並如所傳。出《冥報拾遺》

謝 氏

雍州萬年縣閻村,即之間也。有婦女,適周縣元氏「周」《法苑珠林校注》卷九十四作「同」,疑是。有女適迴龍村來阿照謝氏永徽末亡。龍朔元年八月託夢于來氏女。曰:「我生時酤酒,小作升,乃取價太多,「乃」《冥報拾遺》作「方」,屬上句。量酒復少。今坐此罪,於北山下人家爲牛,近被賣與法界寺夏侯師。今將我向城南耕稻田,非常辛苦。」及寤,其女涕泣爲阿照言之。

至二年正月,有法界寺尼至阿照村。女乃問尼。尼報云:「有夏侯師是實。」女即就寺訪之。云:「近於北山下買得一牛,見在城南耕地。」其女涕泣求請,寺尼乃遣人送其女就之。此牛平常唯一人禁制,若遇餘人,必陸梁觝觸。見其女至,乃舐其遍體,又流淚焉。女即是就夏侯師贖之,乃隨其女去。今現在阿照家養飼。女常爲阿娘,「常」《法苑珠林校注》卷九十四作「常呼」。承奉不闕。京師王侯妃媵,多令召視,競施財物。出《冥報拾遺》

王 珍

定州安嘉縣王珍《舊唐書·地理志二》定州有安喜縣,無安嘉縣。能金銀作。曾與寺家造功德,得絹五百疋。同作人私費十疋,王珍不知。此人死後,家有禮事,買羊。未殺間,其羊頻跪無數,已怪之,夜繫于柱。將宴,有人扣房門甚急,看之無所見。復卧,又聞之,起看還無所見,怪之,遂開門卧。未睡,見一人云:「昔日與公同作功德,偷十疋絹私用,公竟不知。今已作羊,公將殺之。」叩頭乞命,再三懇苦。言訖,出房門,即變作羊。王珍妹于别所,見此人叩頭,一如所見。遂放羊作長生,及妹家即斷食肉。咸亨五年入海運,船上無菜,人皆食肉,不食,唯飡空飯而已。出《廣古今五行記》

王會師

京都西市北店有王會師者,母亡,服制已畢,其家乃産一青黄牝狗。會師妻爲其盜食,乃以杖撃之數下。狗遂作人語曰:「我是汝姑,新婦杖我大錯。我爲嚴酷家人過甚,遂得此報。今既被打,羞向汝家。」因即走出。聞而涕泣,「會」《法苑珠林校注》卷五十二作「會師」。抱以歸家,而復還去。凡經四五,會師見其意正,乃于市北己店大墻後,作小舍安置,每日送食。市人及行客就觀者極衆,投餅與者,不可勝數。此犬恆不離此舍,過齋時即不食。經一二歲,莫知所之。出《法苑珠林》《法苑珠林校注》卷五十二引《冥報拾遺》。

解奉先

洛陽畫工解奉先嗣江家畫像壁,未畢而逃。及見擒,乃妄云:「功直已相當。」因于像前誓曰:「若負心者,愿死爲汝家牛。」歲餘,奉先卒。卒後,家牸牛産一騂犢,有白毛於背,曰「解奉先」。觀者日夕如市焉。出《國史異纂》

童安玗

大中末,信州貴溪縣乳口鎮童安玗者,鄕里富人也。初甚貧窶,與同里人郭珙相善,嘗假借錢六七萬,即以經販,安玗後遂豐富。及徵所借錢,安玗拒諱之。焚香告天曰:「童安玗背惠忘義,借錢不還,儻神理難誣,愿安玗死後作牛以償某。」詞甚懇苦,安玗亦紿言曰:「某若實負郭珙錢,愿死作一白牛,以償債。」未逾月,安玗死。

死後半年,家牸牛生一白牯犢,左肋有黑毛,作字曰「童安玗」,歷歷然。遠邇聞之,觀者雲集。遣人告報安玗妻,妻子并親屬等往視之,大以爲耻,厚納金帛,請收贖之。郭珙憤其欺負,終不允許,以牛母并犢,别欄餵飼。安玗家率童僕持白挺刼取。多置人守禦,竟不能獲。出《報應記》

劉自然

天祐中,秦州劉自然者,主管義軍按,因連帥李繼宗點鄕兵捍成紀縣百姓黄知感者,妻有美髮,自然欲之,謂知感曰:「能致妻髮,即免是行。」知感之妻曰:「我以弱質託於君,髮有再生,人死永訣矣。君若南征不返,我有美髮何爲焉?」言訖,攬髮剪之。知感深懷痛愍,既迫于差點,遂獻于知感竟亦不免繇戍,即「徭」。尋殁于金沙之陣。妻晝夜禱天號訴。是歲,自然亦亡。

家牝驢,忽産一駒,左脇下有字,云「劉自然」。邑人傳之,遂達于郡守,郡守召其妻子識認。劉自然長子曰:「某父平生好飲酒食肉,若能飲啖,即是某父也。」驢遂飲酒數升,啖肉數臠。食畢,奮迅長鳴,淚下數行。子請備百千贖之,妻不納,日加鞭捶,曰:「猶足以報吾夫也。」後經喪亂,不知所終,子竟慚憾而死。出《儆戒録》引用書目作《警誡録》,即《鑑戒録》。《通志略·傳記類》著録五卷。李劍國《唐五代志怪傳敘録》以爲即本卷《劉鑰匙》篇所言劉自然事。疑《鑑戒録》轉自《玉堂閒話》。

李明府

火井縣李明府經過本縣,館于押司録事私第。主人將設酒饌,欲刲一白羊,方有胎。其李明府夢一素衣婦人,將二子拜明府乞命,詞甚哀切,不測其由,云:「某不曾殺人。」婦人哀祈不已。睡覺,思惟無端倪,又寢,復夢前婦人乞命,稱:「某命在須臾,忍不救也。」竟不諭其意,但驚怛不已。再寢,又夢前婦人曰:「長官終不能相救,某已死訖,然亦償債了。某前身即押司録事妻,有女僕方姙,身懷二子,時某嫉妬,因笞殺之,紿夫云:『女僕盜金釵并盒子,拷訊致斃。』今獲此報,然已還其寃債。其金釵并盒子,在堂西拱枓内。爲某告於主人,請不食其肉,爲作功德。」驚起,召主人詰曰:「君刲一白羊耶?有雙羔否?」曰:「是。」具話夜來之夢,更嘆異。及尋拱枓内,果得二物。乃取羊埋之,爲作功德追薦焉。出《報應録》

劉鑰匙

隴右水門村有店人曰劉鑰匙者,不記其名以舉債爲業,家累千金。能於規求,善聚難得之貨。取民間資財,如秉鑰匙,開人箱篋帑藏,盜其珠珍不異也,故有「鑰匙」之號。

鄰家有殷富者,爲鑰匙所餌,放債與之,積年不問。忽一日,執券而算之,即倍數極廣。既償之未畢,即以年繫利,略無期限,遂至資財物産,俱歸「鑰匙」,負債者怨之不已。後「鑰匙」死,彼家生一犢,有鑰匙姓名,在膁肋之間,如毫墨書出。乃爲債家鞭箠使役,無完膚。「鑰匙」妻、男,以重貨購贖之,置于堂室之内,事之如生。及斃,則棺斂葬之于野,蓋與劉自然之事髣髴矣。見本卷《劉自然》。

此則報應之道,其不誣矣。出《玉堂閒話》

上 公

宜春郡安仁鎮齊覺寺,寺有一老僧,年九十餘,門人弟子有一二世者,彼俗皆只呼爲「上公」,不記其法名也。其寺常住莊田,孳畜甚多。上公偶一夜,夢見一老姥,衣青布之衣,拜辭而去,云:「只欠寺内錢八百。」上公覺而異之,遂自取筆書于寢壁,同住僧徒亦無有知之者。不三五日後,常住有老牸牛一頭,無故而死,主事僧於街市鬻之,只酬錢八百。如是數處,不移前價。主事僧具白上公云:「常住牛死,欲貨之,屠者數輩皆酧價八百。」上公嘆曰:「償債足矣。」遂令主事僧入寢所,讀壁上所題處,無不嗟嘆。出《玉堂閒話》

施 汴

廬州營田吏施汴,嘗恃勢奪民田數十頃,其主反爲其耕夫,不能自理。數年卒,其田主家生一牛,腹下有白毛,方數寸。既長,稍斑駁。不逾年,成「施汴」字,點畫無缺。道士邵修默親見之。出《稽神録》

公乘通

渚宮有民公乘通者,平生隱慝,人或難知。死後,湖南民家生一黑驢駒,白毛作「荆南公乘通」字,其子孫聞之懷耻,竟不能尋贖,江陵人皆知之。出《北夢瑣言》

僧審言

雲頂山慈雲寺,四方歸輳,供食者甚厚。寺主僧審言,性貪鄙,欺隱本寺施財,飲酒食肉,畜養妻子,無所不爲。僧衆稍孤潔者,必遭凌辱。一旦疾篤,自言見空中繩懸一石臼,有鼠囓之,繩斷,正中其心,大叫氣絶,久而復蘇。如此數十度,方卒。逾年,寺下村中牛生一犢,腹下分明有「審言」二字。出《儆誡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