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百九十六 雨風、虹附

《太平廣記》——李昉等十四人

  • 房玄齡
  • 不空三藏
  • 一行
  • 無畏三藏
  • 玉龍子
  • 狄惟謙
  • 子朗

  • 秦始皇
  • 王莽
  • 賈謐
  • 張華
  • 劉曜
  • 劉裔
  • 徐羨之
  • 柳世隆
  • 崔惠景
  • 許世宗
  • 徐妃
  • 李密

  • 夏世隆
  • 陳濟妻
  • 薛願
  • 劉義慶
  • 首陽山
  • 韋皋

房玄齡

貞觀末,房玄齡避位歸第。時天旱,太宗將幸芙蓉園以觀風俗。玄齡聞之,戒其子曰:「鑾輿必當見幸。」亟使灑掃,兼備饌具。有頃,太宗果先幸其第,便載入宮。其夕大雨,咸以爲優賢之應。出《大唐新語》

不空三藏

梵僧不空得總持門,能役百神,玄宗禮之。歲旱,上命祈雨。不空言,可過某日,今祈之必大雨。上乃命金剛三藏設壇請雨,果連日淋霪不止,坊市有漂溺者,遽召不空止之。不空乃於寺庭中,建泥龍五六,乃溜水,作胡言詈之。良久,復置之大笑。有頃,雨霽。

玄宗又嘗詔術士羅公遠不空同祈雨,互校功力。俱召問之,不空曰:「臣昨焚白檀香龍。」上命左右掬庭水嗅之,果有檀香氣。

每祈雨,無他軌則,但設數繡座,手簸旋數寸木神,念咒擲之,自立於座上。伺木神口角牙出,目瞋則雨輒至。出《酉陽雜俎》

一 行

一行開元中,嘗旱,玄宗令祈雨。曰:「當得一器,上有龍狀者,方可致雨。」上命如内府遍視,皆言不類。後指一鏡,鼻盤龍,喜曰:「此真龍矣。」持入道場,一夕而雨。或云是揚州所進,本書卷二百三十一《李守泰》對此鏡描述甚詳。初範模時,有異人至,請閉戶入室。數日開戶,模成,其人已失。有圖並傳,見行於世。此鏡,五月五日於揚子江心鑄之。出《酉陽雜俎》

無畏三藏

玄宗嘗幸東都,大旱。聖善寺竺乾國三藏僧無畏,善召龍致雨術。上遣力士疾召請雨,奏云:「今旱,數當然。召龍必興烈風雷雨,適足暴物,不可爲之。」上彊之曰:「人苦暑病久矣,雖暴風疾雷,亦足快意。」不得已,乃奉詔。有司陳請雨之具,幡幢像設甚備。笑曰:「斯不足以致雨。」悉命撤之。獨盛一鉢水,以小刀子攪旋之,胡言數百祝之。須臾有龍,狀類其大指,赤色,首撤水上,俄復没於鉢中。復以刀攪呪之三。頃之,白氣自鉢中興,如爐烟,徑上數尺,稍稍引出講堂外。謂力士曰:「亟去,雨至矣。」力士疾馳去,還顧白氣,旋自講堂西,若一匹素。既而昏霾大風,震雷而雨。力士纔及天津之南,風雨亦隨馬而至,天衢大樹多拔。力士比復奏,衣盡沾濕。出《柳氏史》

玉龍子

唐玄宗渭水,侍者得玉龍子進。上皇曰:「吾爲嬰兒時,天后召諸孫,坐於殿上,觀其嬉戲。因出西國所貢玉環兼盃盤,羅列殿上,縱令爭取,以觀其志。莫不奔競,厚有所得。時吾在其中獨坐,略不爲動。后撫吾背曰:『此兒當爲太平天子。』因取玉龍子賜吾。」本太宗晉陽宮得之,文德皇后嘗置之衣中。及大帝載誕日,后以珠絡衣褓並玉龍子賜焉,其後嘗藏於内府。雖廣不數寸,而温潤精巧,非人間所有,以爲國瑞,帝帝相傳。

上皇即位初,每京師憫雨,即禱之,必有霖霪。逼而視之,若奮鱗鬣。開元中,三輔大旱,上皇復祈禱,而涉旬無應,乃密投於南内龍池。俄而雲物暴起,風雨隨作。及上皇幸西蜀,車駕迴次渭水,將渡,駐蹕於水濱。左右侍者,因臨流濯弄,沙中得之。自後夜中必有光彩,輝煥一室。上皇還京,爲小黄門私竊,以遺李輔國,常致櫃中。輔國將敗,夜聞櫃中如有聲,開而視之,已亡所在。人有詩曰:「聖運潛符瑞玉龍,自興雲雨更無縱。不如渭水沙中得,爭保鑾輿復九重。」出《神異録》孫本作「廣德神異録」。馮夢龍《太平廣記鈔》卷六三作《明皇雜録》。本條可與卷四百一《唐玄宗》可參看,見於《明皇雜録》卷上,惟本書所引文字較詳。

狄惟謙

會昌中,北都晉陽狄惟謙仁傑之後,守官清恪,不畏彊禦。屬邑積亢陽,自春徂夏,數百里田皆耗斁。禱於祠,略無其應。時有郭天師,即并州女巫,少攻符術,多行厭勝。監軍使擕至京國,因緣中貴,出入宮掖。遂賜「天師」號,旋歸本土。僉曰:「若得天師一至祠,則不足憂矣。」惟謙請於主帥,初甚難之。既而敦請,主帥遂親往迓焉,巫者唯唯。乃具車輿,列幡蓋,惟謙躬爲控馬。既至祠所,盛設供帳,磬折庭中。翌日,語惟謙曰:「我爲爾飛符上界請雨,已奉天帝命,必在至誠,三日雨當足矣。」繇是四郊士庶雲集,期滿無徵。又曰:「災沴所興,良由縣令無德。我爲爾再告天,七日方合有雨。」惟謙引罪,奉之愈謹,竟無其效。乃驟欲入州,復拜留曰:「天師已爲萬姓來,更乞至心祈請。」悖然而詈曰:「庸瑣官人,不知天道。天時未肯下雨,留我將復奚爲!」乃謝曰:「非敢更煩天師,俟明相餞耳。」於是宿戒左右:「我爲巫者所辱,豈可復言爲官耶?詰旦有所指揮,汝等咸須相禀。是非好惡,予自當之。」

迨曉,時門未開,已嚴飾歸騎,而酒殽供設,一無所施。乃坐堂中,大恣訶責。惟謙遂曰:「左道女巫,妖惑日久,當須斃在此日,焉敢言歸?」叱左右於神前鞭背二十,投於漂水。祠後有山,高可十丈,遽命設席焚香,從吏悉皆放還,簪笏立其上。於是闔城駭愕,云:「邑長杖殺天師。」馳走紛紜,觀者如堵。時砂石流爍,忽起片雲,大如車蓋,先覆惟謙立所,四郊雲物會之。雷震數聲,甘雨大澍,原野無不滂流。士庶數千,自山擁惟謙而下。州將以殺巫者,初亦怒之,既而精誠感應,深加嘆異。表列其事,詔書褒異云:「惟謙劇邑良才,忠臣華冑。覩兹天厲,將癉下民,當請禱於祠,類投巫於鄴縣。曝山椒之畏景,事等焚軀;起天際之油雲,情同剪爪。遂使旱風潛息,甘澤旋流。昊天猶監克誠,予意豈忘褒善。特頒朱紱,俾耀銅章。勿替令名,更昭殊績。」乃賜錢五十萬。出《劇談録》

《劇談録》卷上所引,文字與本條頗多出入:

會昌中,北都晉陽縣令狄惟謙,梁公之後。守官清恪,有蒲密之政,撫綏勤恤,不畏強御。屬邑境亢陽,涉歴春夏,數百里水泉農畝,無不耗斁枯竭。禱于晉祠者數旬,略無陰曀之兆。時有郭天師者,本并土女巫,少攻符術,多行厭勝之道。有監軍使將至京師,因緣中貴,出入宮掖。其後軍牒告歸,遂賜天師號。既而亢旱滋甚,闔境莫知所爲,僉言曰:「若得天師一到晉祠,則災旱不足憂矣!」惟謙請于主帥,主帥難之。惟謙曰:「災厲流行,甿庶焦灼,若非天師一救,萬姓恐無聊生。」既而,主帥親往迓焉,巫者唯唯。乃具車輿,列幡蓋,迎於私室,惟謙躬爲控馬。既至祠所,盛設供帳,豐潔飲饌,自旦及昏,磬折於階庭之下,如此者兩日,語惟謙曰:「我爲爾飛符於上界請雨,已奉天帝之命,必在虔懇至誠,三日雨當足矣。」由是四郊士庶,奔走雲集,三夕于兹,曾不降雨。又曰:「災沴所興,亦由縣令無德。我爲爾再上天請,七日方合有雨。」惟謙引罪,奉之愈恭。俄而,又及所期,略無沾霔。郭乃驟索馬入州宅,惟謙拜留曰:「天師已爲萬姓此來,更乞至心祈禱。」於是勃然而怒駡曰:「庸瑣官人,不知道理,天時未肯下雨,留我將復奚爲!」惟謙謝曰:「非敢更煩天師,候明旦排比相送耳。」於是惟謙宿誡左右曰:「我爲巫者所辱,豈可復言爲官邪?明晨别有指揮,汝等咸須相稟。是非好惡,我自當之。」及曉,伺門未開,郭已嚴飾歸騎,而狄常供肴醴,一無所施,坐於皇堂,大恣呵責。惟謙遂曰:「左道女巫,妖惑日久,當須斃在兹日,焉敢言歸!」叱左右坐於神前,鞭背三十,投于潭水。祠後有山,高萬千丈,遽令設席焚香,從吏悉皆放還,簪笏立於其上。於是合縣駭愕云:「長官打殺天師!」馳走紛紜,觀者如堵。是時炎旱累月,爍石流金,晴空萬里,略無纖翳。祠上忽有片雲如車蓋,俄頃漸高,先覆惟謙立所,四郊雲物,隨之而合。雷震數聲,甘澤大澍,焦原赤野,無不滋潤。於是士庶數千自山頂擁惟謙而下。州將以杖殺巫者,初亦怒之,既而精誠有感,深加嘆異。與監軍發表上聞,俄有詔書褒獎,賜錢五十萬,寵賜章服。爲絳、隰二州刺史,所理咸有政聲。

子 朗

王氏梁州天旱,祈禱無驗。僧子朗詣州,云能致雨。乃具十石甕貯水,僧坐其中,水滅于頂者凡三日。雨足,州將王宗儔異禮之,檀越雲集,後莫知所適。僧令藹他日於興州見之,因問其術,曰:「此閉氣耳,習之一月即就。本法於湫潭中作觀,與龍相繋,龍爲定力所制,必致驚動,因而致雨。然不如甕中爲之,保無他害。」出《北夢瑣言》

秦始皇

秦始皇二十八年,渡,至衡山,浮,遇大風。博士云:「妻葬於此。」始皇怒,使刑徒三千人伐湘山樹。出《廣古今五行記》

王 莽

王莽地皇四年,大風毁路堂。其年,司徒王尋、司空王邑昆陽光武起兵南陽,至昆陽,敗之。風雷,屋瓦皆飛,雨下如注,滍川盛溢。乘死人而渡,王尋見殺,軍人皆散走,王邑長安敗,俱被誅。出《廣古今五行記》本條事見《漢書·王莽傳下》(卷九十九下王莽傳第六十九下)、《後漢書·光武帝紀上》(卷一上)。

賈 謐

西晉八年六月,飄風吹賈謐朝衣,飛數百丈。明年,誅。其年十一月,京都大風,發屋折木。十二月,愍懷太子幽廢,死於許昌,三子幽于金墉,殺太子母謝氏。喪還,又大風雷電,帷蓋飛裂。出《廣古今五行記》

張 華

西晉永康元年,大風,飛砂石,折木。其年四月,張華舍,風飄起折木,飛繒紬六七枚。是月,趙王倫矯制廢賈后,害張華裴頠等。出《廣古今五行記》

劉 曜

前趙劉曜,葬父母,費用億計。發掘古塚,暴骸骨原野,哭聲盈衢。大霖雨,震父墓門屋,大風飄散,「散」據明鈔本補。《會校》漏校。發父寢堂于外垣五十餘步,松柏植已成林,至是悉枯死。竟爲石勒所擒。出《廣古今五行記》

劉 裔

東晉成帝時,劉裔鎮守潯陽「裔」《御覽》卷八七六作「胤」,下同。避宋諱。有迴風從東來,入船中,狀如匹練,長五六丈。術人戴洋曰:「有刀兵死喪之亂。」頃爲郭默所殺。出《廣古今五行記》

徐羨之

徐羨之文帝初任揚州。有飄風,起自西門,「西」《御覽》卷八七六作「西明」,應據補。須臾合,直至廳事,繞帽及席,逕造西際。尋而羨之文帝所誅。出《廣古今五行記》

柳世隆

孝武時,柳太尉世隆,乘車行。還,於庭中洗車,有大風從門而入,直來衝車,有聲,車蓋覆向天。是年,明帝立,合門被殺。出《廣古今五行記》

崔惠景

崔惠景臺城,有五色旛,風吹,飛在雲中,半日乃下。「下」《南齊書》作「不見」。衆見驚異,「見」《南齊書》作「皆」。相謂曰:「旛者,事當翻覆。」數日而惠景敗。出《廣古今五行記》原出《南齊書·五行志》。

許世宗

北齊北海王詳世宗時轉爲録尚書。拜命,其夜,暴風震雷,拔庭中桐樹大十圍者,倒立本處,識者知其不終。竟爲高肇所譛,旬日處死。出《廣古今五行記》原出《魏書·北海王傳》(卷二十一上獻文六王列傳第九上)。

徐 妃

梁元帝徐妃徐昭佩,即「徐娘半老」之主人公。初嫁夕,車至西州,而疾風大起,發屋折木。無何,雪霰交下,帷簾皆白。及長還之日,又大雷電,「電」《南史》作「震」,與後句連讀。西州廳事,兩柱俱碎,帝以爲不祥。妃竟以淫穢自殺,不終之應。「妃竟以淫穢自殺不終之應」《南史》作「後果不終婦道」。出《廣古今五行記》原出《南史·後妃傳下》(卷十二列傳第二后妃下頁三四二)。

李 密

大業十三年二月,李密鞏縣南設壇,刑白馬祭天,稱魏公,置僚佐,改元。昇壇時,黑風從西北暴至,吹衣冠及左右僚屬,皆倒於壇下。沙塵暗天,咫尺不相見,良久乃息,賊軍惡之。俄而敗。出《廣古今五行記》

夏世隆

越王無諸舊宮上有大杉樹,空中可坐十餘人。夏世隆高尚不仕,常之故宮。因雨霽欲暮,斷虹飲於宮池,漸漸縮小,化爲男子,著黄赤紫之間衣而入樹,良久不出。世隆怪異,乃召鄰之年少十數人往視之,見男子爲大赤蛇盤遶。衆懼不敢逼,而少年遥擲瓦礫。聞樹中有聲極異,如婦人之哭。須臾,雲霧不相見。又聞隱隱如遠雷之響。俄有一彩龍與赤鵠飛去。及曉,世隆往觀之。見樹中紫蛇皮及五色蛟皮,欲取以歸,有火生樹中,樹焚蕩盡。吴景帝永安三年七月也。出《東甌後記》

陳濟妻

廬陵巴丘陳濟,爲州吏。其婦在家,一丈夫長大端正,著絳碧袍,衫色炫耀,來從之。後常相期於一山澗。至於寢處,不覺有人道相感接,如是積年。村人觀其所至,輒有虹見。至水側,丈夫有金瓶,引水共飲,後遂有身,生兒如人而多肉。假還,懼見之,内于盆中。丈夫云:「兒小,未可得我去。」自衣,即以絳囊盛。持出與乳之時,輒風雨,鄰人見有虹下其庭。丈夫復少時來,將兒去,人見二虹出其家。數年而來省母。後適田,見二虹於田間,畏之。須臾,見丈夫云:「是我,無所畏。」從此乃絶。出《神異傳》

薛 願

東晉義熙初,晉陵薛願,有虹飲其釜鬲,噏響便竭。輦酒灌之,隨投隨竭,乃吐金滿器,於是日益隆富。出《文樞竟要》

劉義慶

長沙王道鄰當作「憐」。義慶,在廣陵臥疾。飲粥次,忽有白虹入室,就飲其粥。義慶擲器於階,遂作風雨聲,振於庭戶,良久不見。出《獨異志》

首陽山

魏明帝正光二年,夏六月,首陽山中有晚虹下飲於溪泉,有樵人陽萬於嶺下見之。良久,化爲女子,年如十六七。異之,問不言,乃告蒲津戍將宇文顯,取之以聞。明帝召入宮,見其容貌姝美,問云:「我天女也,暫降人間。」帝欲逼幸,而色甚難。復令左右擁抱,聲如鐘磬,化爲虹而上天。出《八朝窮怪録》

韋 皋

宰相韋皋,嘗與賓客從事十餘人,宴郡西亭。暴風雨,俄頃而霽。方就食,忽虹蜺自空而下,直入庭,垂首於筵。與賓偕悸而退,吸其食,飲且盡。首似驢,霏然若晴霞狀,紅碧相靄,虚空五色,四視左右,久而方去。公懼且惡之,遂罷宴。時故河南少尹豆盧署客於,亦列坐,因起曰:「公何爲色憂乎?」曰:「吾聞虹蜺者,妖沴之氣。今宴方酣而沴氣止吾筵,豈非怪之甚者乎?吾竊懼此。」曰:「真天下祥符也,固不爲人之怪耳。夫虹蜺,天使也,降於邪則爲戾,降於正則爲祥,理宜然矣。公,正人也,是宜爲慶爲祥,敢以前賀。」於是具以帛,書其語而獻,公覽而喜。後旬餘,有詔就拜中書令。出《祥驗集》《類説》卷二三引有此條,屬《宣室志》條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