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 文章三

《太平廣記》——李昉等十四人

  • 李蔚
  • 盧渥
  • 韓定辭
  • 姚巖傑
  • 狄歸昌
  • 杜荀鶴

武臣有文

  • 曹景宗
  • 高昂
  • 賀若弼
  • 李密
  • 高崇文
  • 王智興
  • 高駢
  • 羅紹威
  • 趙延壽

李 蔚

丞相李蔚淮南日,有布素之交孫處士,不遠千里,徑來修謁。浹月留連。一日告發,敦舊分,游河祖送。過於橋下,波瀾迅激,舟子迴跋,舉篙濺水,近坐飲妓,濕衣尤甚。大怒,令擒舟子,荷於所司。處士拱而前曰:「因兹寵餞,是某之過,敢請筆硯,略抒荒蕪。」從之。乃以《柳枝詞》曰:「半額微黄金縷衣,玉搔頭裊鳳雙飛。從教水濺羅裙濕,還道朝來行雨歸。」覽之,釋然歡笑。賓從皆贊之。命伶人唱其詞,樂飲至暮,舟子赦罪。更有李嶸獻詩云:「鷄樹含烟瑞氣凝,鳳池波待玉山澄。國人久倚東關望,擬築沙堤到廣陵。」後果入相。出《抒情詩》《唐摭言》卷一三引裴虔餘事,與此條同,而以詩爲裴氏作。《詩話總龜》卷四所引《古今詩話》,即與《摭言》同。注中又引本條説法而兩存之。可與本書卷二百五十一注出《摭言》之《裴虔餘》參看。

盧 渥

左丞相盧渥,軒冕之盛,近代無比,伯仲四人,咸居顯列。乾符初,母憂服闋,自前中書舍人拜陝府觀察使。又旬日,其弟自前長安令除給事中。「紹」《天中記》卷一七作「沼」,疑是。又旬日,弟自前集賢校理除左拾遺。又旬日,弟尉遷監察御史。「沼」《天中記》卷一七作「治」。詔書疊至,士族榮之。及赴任郊,洛城自居守分司朝臣已下,互設祖筵,遮於行路,洛城爲之一空。都人觀者架肩擊轂,盛於清明灑掃之日。自臨都驛以至於行,凡五十里,連翩不絶。有白鬚傳卒鳴指嘆曰:「老人爲驛吏垂五十年,閲事多矣,而未曾見祖送之盛有如此者。」時士流竊語,以此日在家者爲恥。有《題嘉祥驛》詩曰:「交親榮餞洛城空,善戲戎裝上將同。星使自天丹詔下,雕鞍照地數程中。馬嘶靜谷聲偏響,旆暎晴山色更紅。到後定知人易化,滿街棠樹有遺風。」詩版後爲易定王處存尚書碎之。出《唐闕史》

韓定辭

韓定辭鎮州王鎔書記,聘劉仁恭,舍於賓館,命試幕客馬郁延接。有詩贈曰:「燧林芳草綿綿思,盡日相攜陟麗譙。别後巏堥山上望,「堥」張本原書如此,當作「嵍」,見後文。《北夢瑣言》作「嵍」。羨君時復見王喬。」詩雖清秀,然意在徵其學問。亦於座上酬之曰:「崇霞臺上神仙客,學辨痴龍藝最多。盛德好將銀筆述,麗詞堪與雪兒歌。」座内諸賓,靡不欽訝稱妙句,然亦疑其銀筆之僻也。

他日,復持帥之命,答聘常山,亦命定辭接於公館。時有妓轉轉者,之所眷也,每當酒席,頻目之,曰:「昔愛晉文公季隗趙衰孫伯符小喬公瑾。蓋以名色可奉名人,但慮倡姬不勝賢者之顧,愿垂一詠,俾得奉之。」援筆,文不停綴,作轉轉之賦,其文甚美,咸欽其敏妙,遂傳於遠近。

從容問以「雪兒」、「銀筆」之事,曰:「昔梁元帝湘東王時,好學著書,常記録忠臣義士及文章之美者。筆有三品,或以金銀雕飾,或用斑竹爲管。忠孝全者用金管書之,德行清粹者用銀筆書之,文章贍麗者以斑竹書之。故湘東之譽振於江表雪兒者,李密之愛姬,能歌舞,每見賓僚文章有奇麗入意者,即付雪兒叶音律以歌之。」又問「痴龍」出自何處,定辭曰:「洛下有洞穴,曾有人誤墮於穴中,因行數里,漸見明曠,見有宮殿人物凡九處,又見有大羊,羊髯有珠,人取而食之,不知何所。後出以問張華,曰:『此地仙九館也。大羊者,名曰痴龍耳。』」見本書卷一百九十七注出《幽明録》之《張華》。定辭復問:「巏嵍之山,當在何處?」曰:「此君之故事,何謙光而下問?」由是兩相悦服,結交而去。出《北夢瑣言》

姚巖傑

姚巖傑梁公元崇之裔孫也。童丱聰悟絶倫,弱冠博通墳典,慕班固司馬遷之爲文,時稱大儒。常以詩酒放游江左,尤肆凌忽前達,旁若無人。乾符中,顔標鄱陽郡,鞠場公宇初構,請巖傑紀其事。文成,燦然千餘言。欲刊去一兩字,巖傑大怒。不能容,時已勒石,遂命覆碑於地,磨去其文。巖傑以一篇紀之曰:「爲報顔公識我麽?我心唯祇與天和。眼前俗物關情少,醉後青山入夢多。田子莫嫌彈鋏恨,寗生休唱飯牛歌。聖朝若爲蒼生計,也合公車到薜蘿。」

盧肇歙州巖傑婺源,先以著述寄知其使酒,以手書褒美,贈以束帛,辭云:「兵火之後,郡中凋弊,無以迎逢大賢。」巖傑復以長牋激之,不得已,迓至郡齋,待如公卿禮。既而日肆傲睨,輕視於常以篇詠誇於巖傑曰:「明月照天。」巖傑大笑曰:「明月照一天,奈何獨言天耶?」漸不得意。無何,會於江亭,時蒯希逸在席,請:「目前取一事爲酒令,尾有樂器之名。」令曰:「遠望漁舟,不濶尺八。」巖傑遽飲酒一器,凭欄嘔穢。須臾,即席,還令曰:「凭欄一吐,已覺空喉。」其侮慢倨傲如此。出《摭言》本書卷二百六十六同名篇目,出處均同本條。

狄歸昌

唐僖宗,有詞人於馬嵬驛題詩云:「馬嵬烟柳正依依,重見鸞輿幸歸。泉下阿蠻應有語,這迴休更怨楊妃。」不出名氏,人仰奇才。此即侍郞狄歸昌詩也。出《抒情詩》

杜荀鶴

杜荀鶴嘗吟一聯詩云:「舊衣灰絮絮,新酒竹蒭蒭。」或話於韋莊「莊」《北夢瑣言》作「説」,待查。曰:「我道『印將金鎖鎖,簾用玉鉤鉤。』」西蜀爲相。出《北夢瑣言》

武臣有文

曹景宗

曹景宗累立軍功。天監初,徵爲右衛將軍。後破軍振旅,帝於華光殿宴飲聯句,左僕射沈約賦韻。景宗不得韻,意色不平,啓求賦詩。帝曰:「卿伎能甚多,人才英拔,何必止在一詩。」景宗已醉,求作不已,詔令賦「競」、「病」兩字。「賦」《南史》作「約賦」。景宗便操筆而成曰:「去時兒女悲,歸來笳鼓競。借問行路人,何如霍去病。」帝欣不已「欣」《南史》作「歎」。於是進爵爲公。出《曹景宗傳》《南史》(卷五十五列傳第四十五曹景宗)本傳文字近於此,則所謂《曹景宗傳》,似指《南史》本傳而言。

高 昂

北齊高昂敖曹高昂乃魏人。膽力過人,姿彩殊異。其父次同,爲求嚴師教之。不遵師訓,專事馳騁,每言:「男兒當横行天下,自取富貴,誰能端坐讀書作老博士也。」其父以其藏敖曹,故名、字之。

東魏末,高歡起義信都,時在節閔帝普泰元年,時北魏尚未分裂。齊神武起義,傾意附之,因成霸業,除侍中、司徒兼西南道大都督。而敖曹酷好爲詩,雅有情致,時人稱焉。嘗從軍,與相州刺史孫騰作《行路難》曰:「卷甲長驅不可息,六日六夜三度食。初時言作虎牢停,更被處置橋北。迴首絶望便蕭條,悲來雪涕還自抑。」又有《征行》詩曰:「壠種千口羊,泉連百壺酒。朝朝圍山獵,夜夜迎新婦。」頃之,其弟季式齊州刺史,「齊」《北齊書·高乾傳》及《北史·高允傳》附《高昂傳》作「濟」。敖曹發驛以勸酒,乃贈詩曰:「憐君憶君停欲死,天上人間無可比。走馬海邊射游鹿,偏坐石上彈鳴雉。昔時方伯愿三公,今日司徒羨刺史。」餘篇甚多,此不復載。出《談藪》

賀若弼

賀若弼輔伯,少有大志,驍勇便弓馬,解屬文,涉書記,「涉」《北史》作「博涉」。有重名。

隋文受禪,「隋文」《北史》作「帝」,應是《廣記》編者改。陰有平南之志,訪可任者。高熲有文武才幹,拜總管,「拜」《北史》作「於是拜吴州」。委以平之事,《北史》無「之」字。若弼欣然以爲己任。《北史》無「若」字,賀若弼複姓賀若,「欣」作「忻」。壽州總管源雄並爲重鎮。若弼遺詩曰:《北史》無「若」字,「遺」作「遺雄」。交河驃騎幕,合浦伏波營。勿使麒麟上,無我二人名。」獻平十策,「平」《北史》作「取」。稱上旨。「稱上旨」《北史》作「上稱善」。

開皇九年,大舉伐,以若弼爲行軍總管,《北史》無「若」字。陳叔寶陳叔寶爲韓禽俘獲,這句應是編者省寫。出《賀若弼傳》《隋書·賀若弼傳》亦載此事,惟《廣記》所引,較近於《北史·賀若弼傳》。

李 密

李密蒲山公寬之子也。初授親衛大都督,非其所好,稱疾而歸。大業中,佐楊玄感起兵。及玄感敗,間行入關,亡抵平原。賊帥郝孝德不禮之,遭饑饉,至削樹皮而食。乃詣睢陽,舍於村中,變名姓稱劉知遠,聚徒教授。經數月,不得志。乃爲五言詩曰:「金風颺秋節,玉露凋晚林。此夕窮途士,鬱陶傷寸心。眺聽良多感,慷慨獨霑襟。霑襟何所爲,悵然懷古意。俗猶未平,道將何冀?樊噲市井屠,蕭何刀筆吏。一朝時運合,萬古傳名謚。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詩成,泣下數行。義寧元年,僭據洛口,會群盜百萬築壇稱魏公建元二年,鼓行伐,兵敗歸,授光禄卿。出《河洛記》

高崇文

高崇文薊門之驍將也,以討劉闢功,授西川節度使。一旦大雪,諸從事吟賞有詩,崇文遽至飲席,笑曰:「諸君自爲樂,殊不見顧鄙夫。鄙夫武人,「武」《北夢瑣言》作「雖武」。亦有一詠雪詩。」乃口占曰:「崇文崇武不崇文,提戈出塞舊從軍。「舊從」《北夢瑣言》作「號將」。有似胡兒射飛鴈,「有似胡兒射飛鴈」《北夢瑣言》作「那個𩩉兒射落鴈」。白毛空裹落紛紛。」詩多中的,皆謂北齊敖曹之比。太尉,即其孫也。「孫」《北夢瑣言》作「曾孫」。出《北夢瑣言》

王智興

侍中王智興,初爲徐州節度使,武略英特,有命世之譽。幕府既開,所辟皆是名士。一旦,從事於使院會飲,與賓朋賦詩。頃之達於乃召護軍俱至。從事因屏去翰墨,但以盃盤迎接。良久,問之曰:「適聞判官與諸賢作詩,何得見某而遽罷?」遽令却取筆硯,以彩牋數幅陳席上。衆賓相與持疑。俟行觴舉樂,復曰:「本來欲觀製作,非以飲酒爲意。」時小吏亦以牋翰置於王公之前,從事禮爲揖讓。曰:「某韜鈐發跡,未嘗留心章句。今日陪奉英髦,不免亦陳愚懇。」於是引紙援毫,頃刻而就,云:「三十年來老健兒,剛被郞官遣作詩。江南花柳從君詠,塞北烟塵我自知。」四座覽之,驚嘆無已。時文人張祐亦預此筵,監軍謂之曰:「觀兹盛事,豈得無言?」即席爲詩以獻,云:「十年受命鎮方隅,孝節忠規兩有餘。誰信將壇嘉政外,李陵章句右軍書。」智興覽之笑曰:「褒飾之詞,可謂過當矣。」左右或言曰:「書生之徒,務爲諂佞。」智興叱之曰:「有人道我惡,汝輩又肯否?張秀才海内名士,篇什豈云易得?天下人聞,且以爲王智興樂善矣。」駐留數旬,臨岐贈絹千匹。出《劇談録》

高 駢

高駢幼好爲詩,雅有奇藻,屬情賦詠,横絶常流,時秉筆者多不及之。故李氏之季,言勳臣有文者,其首焉。集遇亂多亡,今其存者盛傳於時。其自賦《言懷》詩曰:「恨乏平戎策,慚登拜將壇。手持金鉞重,身掛鐵衣寒。主聖匡扶易,恩深報効難。三邊猶未靜,何敢便休官。」《二女廟》詩云:「帝南巡去不還,二妃幽怨水雲間。當時珠淚垂多少,直到而今竹尚斑。」又《詠雪》云:「六出花飄入戶時,坐看修竹變瓊枝。逡巡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岐。」又《聽歌》詩云:「公子邀歡月滿樓,佳人獨調唱《伊州》。便從席上秋風起,直到蕭關水盡頭。」又《寄僧筇竹杖》詩云:「堅輕筇竹杖,一杖有九節。寄與沃州僧,閑步秋山月。」出謝蟠《雜説》

羅紹威

鄴王羅紹威,世爲武人,有膽決,喜尚文學,雅好儒生。於廳所之側别立學舍,招延四方游士置於其間,待以恩禮。每旦視事之暇,則與諸儒講論經義,聚書萬餘卷,於學舍之側建置書樓,縱儒士隨意觀覽,己亦孜孜諷誦。當時藩牧之中,最獲文章之譽。每命幕客作四方書檄,小不稱旨,壞裂抵棄,自襞牋起草,下筆成文。雖無藻麗之風,幕客多所不及。又癖於七言詩,每歌酒讌會,池亭游覽,靡不賦詠,題之屋壁。江南羅隱者,爲兩浙錢鏐幕客,有文學。紹威特遣使幣交聘,申南之敬。悉以所著文章詩賦,酬寄紹威紹威大傾慕之,乃目其所爲詩曰《偷江東集》。今中人士有諷誦者。嘗自爲《大廳記》,亦微有可觀。出《羅紹威傳》原注「出《羅昭威傳》」,《舊五代史》有《羅紹威傳》,事與此略同,但文字頗有出入。

趙延壽

丞相趙延壽德鈞之子也,仕爲樞密使。清泰末,自太原陷虜,耶律德光用爲僞丞相,綜國事。晉少主失政,延壽道戎王爲亂。「道」乃「導」。凡數年之間,盜有中夏,實延壽贊成之力也。延壽,將家子,幼習武略,即戎之暇,時復以篇什爲意,亦甚有雅致。嘗在虜庭賦詩曰:「黄沙風捲半空抛,雲動陰山雪滿郊。探水人迴移帳就,射鵰箭落著弓鈔。鳥逢霜果饑還啄,馬渡冰河渴自跑。占得高原肥草地,夜深生火折林稍。」南人聞者,往往傳之。出《趙延壽傳》查《舊五代史》有《趙延壽傳》,但文字與《廣記》所引不同。

本章完!